中国石化新闻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首页 > 国际博览

全球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未来5年将翻番

——国际能源署《2025年可再生能源报告》盘点

来源:中国石化报 时间:2025-10-17 10:19

●程钰丹

10月7日,国际能源署(IEA)发布《2025年可再生能源报告》。报告指出,在太阳能光伏的强劲驱动下,全球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将迎来前所未有的增长浪潮,预计未来5年将达到之前5年增量的2倍。然而,可再生能源领域仍面临电网消纳能力不足、供应链脆弱性以及项目融资困难等严峻挑战。

太阳能光伏驱动全球可再生能源增长

报告预测,2025至2030年期间,全球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将增长约4600吉瓦,大致相当于中国、欧盟和日本当前装机容量的总和,相比过去5年实现翻番。太阳能光伏占全球增量的近80%,其次是风能、水电、生物能源和地热能。超过80%的国家可再生能源装机增速将快于过去五年。

在成本持续下降、审批流程提速及社会广泛认同的推动下,太阳能光伏装机预计在未来5年内增长超1倍,持续主导可再生能源扩张。风能发电虽面临供应链瓶颈、成本压力及审批迟缓等制约,但由于中国、欧盟等主要经济体的积极应对,预计到2030年,全球风电装机仍将翻番,突破2000吉瓦。

报告预测,到2030年,全球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容量将达到2022年水平的2.6倍。然而,这一增速尚不足以实现第28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COP28)设定的“2030年可再生能源装机增至3倍”的目标。报告分析指出,若各国能最大限度减少政策不确定性、加快项目审批、加强电网投资并优化系统灵活性,在加速情景下,装机容量有望提升至2022年的2.8倍,从而接近全球承诺。

值得注意的是,与2024年度预测相比,国际能源署本次对2025~2030年全球可再生能源增长的预期下调了5%,主要受美国与中国政策变动影响。美国因税收抵免政策提前退出、进口限制加码及海上风电租赁暂停等因素,预期增长下调近50%。中国从固定电价转向拍卖电价的政策转变,正在影响项目经济性并降低增长预期。尽管如此,中国仍将贡献全球近60%的新增装机,并有望提前5年实现2030年风、光发展目标。

与之相对的是,印度、欧盟及多数新兴与发展中经济体的可再生能源前景更为乐观。印度凭借招标规模扩大、屋顶太阳能支持政策及水电审批加速,正朝着2030年目标稳步迈进,预计将成为全球第二大增长市场。欧盟则受益于企业购电协议(PPA)市场活跃,推动公用事业规模光伏装机超预期增长。中东、北非及东南亚地区也因目标上调与招标频繁,增长预期显著上调。

制造业承压与需求强劲并存,海上风电预期下调

尽管装机规模激增,全球太阳能光伏与风机制造商却普遍陷入财务困境。自2023年以来,光伏组件价格因供应过剩与激烈竞争暴跌超60%,主要厂商利润率骤降至-10%,累计亏损近50亿美元。中国以外地区的风机制造商同样处境艰难,2024年亏损达12亿美元。

然而,可再生能源开发商与采购方需求持续旺盛。报告显示,约20%的大型开发商已上调2030年装机目标,其余多数维持原计划。企业购电协议、公用事业合约与商业化电站成为关键驱动力,贡献全球装机扩张量的30%,是去年预测的2倍。

海上风电领域面临的挑战尤为突出,未来五年增长预期下调超25%,主要原因是美国政策转向,以及欧洲、日本和印度因成本攀升与供应链问题导致的项目取消或延期。

可再生能源行业面临供应链依赖和整合挑战

报告强调,太阳能光伏供应链及风电稀土材料的高度集中化构成显著风险。尽管中国以外地区光伏制造产能正在扩张,但到2030年,全球关键生产环节的供应链集中度仍将超过90%。在风电领域,中国掌控全球60%的稀土开采与90%的精炼产能,同时供应约90%的风电稀土磁铁。

随着风、光发电占比快速提升,电力系统整合压力日益凸显。到2030年,可变可再生能源在全球电力供应中的份额预计将翻倍,达到近30%。中国、德国、巴西等国弃电率持续上升,多国负电价现象频发,暴露出电力系统灵活性不足与时段性供需失衡。为保障高比例可再生能源并网,亟须加快发展电气化、需求侧响应、储能技术及可调度电源。报告指出,已有超过10个国家推出保障性容量拍卖机制,以提升系统调节能力。

可再生能源的应用已使得许多国家降低了燃料进口需求,有效提升了能源多元化和安全性。自2010年以来,全球新增约2500吉瓦非水可再生能源装机,其中约80%建于依赖化石燃料进口的国家。这些可再生能源显著降低了燃料进口需求,使2023年全球煤炭和天然气进口总量减少45%,累计节省煤炭7亿吨、天然气4000亿立方米,减少支出约1.3万亿美元。

通与供热领域可再生能源渗透缓慢

在交通领域,可再生能源消费占比预计从当前的4%微升至2030年的6%。其中,近一半增长来自电动汽车的可再生能源充电,主要市场为中国与欧洲;其余增长部分主要来自液体生物燃料,增长集中在巴西,其次是欧洲、印度尼西亚、印度和加拿大。

在供热领域,可再生能源占比预计从2024年的14%提升至2030年的18%。未来五年,可再生能源供热消费量将增长42%,主要驱动力来自工业与建筑领域电力及生物能源的使用增加。尽管可再生能源在交通与供热领域的应用持续扩展,但其在整体能源需求中的份额增长仍显缓慢,凸显了这些领域脱碳的复杂性与紧迫性。(作者单位:中国石化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

( 责任编辑:王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