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石化报 时间:2025-10-20 08:14
为保护新疆老英苏古城,地球物理公司SGC2113队队员在古城周围拉上警戒线。王跃辉 摄
位于新疆若羌县英苏村东南塔里木河北岸的老英苏古城。王跃辉 摄
王晓静
10月15日,笔者走进位于新疆若羌县英苏村东南塔里木河北岸的老英苏古城,只见眼前一条醒目的彩色警戒带,将古城完整地围了起来。周围高大挺拔的胡杨,映衬得古城更加神秘。
老英苏古城始建于清代,是当地牧民定居的地方。后经塔里木河改道,老英苏村的居民因缺水相继搬离。老英苏古城遗址是研究清代新疆历史、文化及当地居民生活、建筑风格等方面的珍贵实物资料。
8月中旬,地球物理公司SGC2113队沿塔里木河踏勘时,在一条狭窄的沙土路两侧发现大片坍塌的土房群,旁边的标识牌上写着“老英苏古城”。该队党支部书记王栋说:“当时,我们在古城的街上发现不少车辙,显然有机动车从其中穿过,这不利于古城的保护。”
该队班子成员很快达成一致,制定了一系列保护古城的措施。他们在古城周围拉上警戒线,竖起显眼的标识牌,要求施工车在经过沙土路时统一将车速降低至每小时30公里以下,尽最大可能减少震动,并禁止施工车在古城街上通行,严禁队员私自进入古城,若遇物探队之外的车要进入古城及时劝阻。
“作为石化人,保护古城遗址,我们有义务也有责任。”之后,保护古城成了该队周例会和班组晨会强调的重要内容。
10月10日,前期准备工作结束,该队正式启动塔里木盆地尉犁5区块1期三维地震资料采集项目。古城四周的胡杨也渐渐泛黄,该队队员王跃辉抚摸着胡杨龟裂的树干说:“这些胡杨树,得有上千年了,它们和古城一样,都是不可复制的文明见证。”
其实,保护古城并非是发生在该队的偶然事件。他们长年在新疆开展物探工作,涉足过广袤的沙漠区、寸草不生的戈壁滩、植被茂盛的河道区,遇到过各类文化遗址。全队上下达成共识:绝不伤害一草一木,绝不打扰和伤害任何动物,绝不损坏一墙一砖一土。新员工入职第一课,就包含保护工区内动植物和文物古迹的内容。
傍晚时分,古城在落日余晖中更显肃穆。不远处的沙漠里,物探队营地亮起了灯,与悠长历史默默相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