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石化报 时间:2025-10-21 08:36
本报记者 陈伟伟 通讯员 杨柏军
“700毫米超高功率石墨电极已在下游钢厂成功试用,标志着金陵石化针状焦在石墨电极领域高端化应用迈上新台阶。”10月15日,集团公司高级专家、金陵石化技术质量部经理卫建军在晨会上介绍了高端碳材料产品试用的最新情况。
面对行业变革与市场竞争,金陵石化始终将科技创新置于发展的核心位置,以战略、市场、价值三大导向为牵引,通过体制机制创新、核心技术突破和人才激励优化,积极探索具有自身特色的高质量发展路径,有效推动产业升级与效益提升。
强化战略引领,构建高效协同的创新体系
近年来,金陵石化从顶层设计入手,系统性构建支撑可持续发展的创新格局。
该公司设立面向终端市场、贴近生产的研发中心,将其作为专职负责科技创新的实体机构,以产业需求导向明确科技创新方向,研究领域涉及高端碳材料、化工新材料、绿色洗化等,全力打造炼油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
作为中国石化石油基高端碳材料创新技术平台落地单位,该公司与高校、科研院所、销售单位和下游企业共同开展技术攻关,积极构建开放创新“1+X”联合体,打通用户需求、科研开发、工业生产与市场营销之间的壁垒,打造对外科技合作的开放性平台。
“我们与大连院共建的高端碳材料联合研发中心获批江苏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与高校合作打造‘企业主导、高校支撑、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协同创新模式,与下游企业联动推进负极与电极材料迭代升级,推动中国石化自产高端针状焦规模化应用。”该公司研发中心主任助理吴作旺说。
坚持市场导向,攻克产业化关键技术瓶颈
金陵石化将科研力量直接锚定市场需求和产业化应用,推动实现技术突破与市场回报的双赢。
以装置生产问题为导向,该公司坚持“在工业生产装置现场干科研”的理念,组建由生产、科研、设计、销售等单位构成的“大兵团”联合攻关团队,集中力量攻克针状焦生产中反应机理深化、定向加氢、成焦精准调控等关键核心技术,极大提升了研发效率和成果适用性。
在做好科研攻关的同时,他们坚持“以客户为中心”,构建需求反馈闭环机制,开展产品应用情况回访,建立以实际应用效果为导向的多维评价体系,形成了“技术开发—工业生产—市场验证—持续优化”的快速迭代闭环,客户满意度持续提升。
突出价值创造,激发人才创新内生动力
10月14日,金陵石化研发中心员工李丹使用XRD(X射线衍射仪)完成针状焦新样品的石墨化度分析。“导师告诉我做科研要学会从数据里发现规律,从细节变化入手,破解科研实践问题。”去年9月,李丹成为卫建军的“导师制”签约徒弟。
该公司大力构建多层次人才梯队,实施“科技人才雁阵布局”“铸剑工程”等项目,把重大科技项目作为人才的练兵场,推动科研与生产岗位双向交流,重点培养懂业务、善管理、通市场的复合型人才,并将创新实绩与职称晋升硬挂钩,拓宽科技人才成长通道。
此外,该公司建立以价值创造为导向的奖励机制,持续完善多元化激励体系,组建科研成果评估团队,综合考虑研发初期、成果转化、产生效益等因素,对科技创新工作进行多维度、常态化评价。
“我们对研发人员采用‘基本收入+年度阶段性成果激励+成果转化激励’的方式,实现精准激励,激发科研团队和生产一线技术人员的创造力。”金陵石化人力资源部副经理邹毓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