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石化报 时间:2025-10-22 08:17
林 明
连续多日,强降雨侵袭胜利油田桩西油区。
“以前台风天气,得背着工具包在暴雨里往堤上跑,守着排涝泵熬通宵。现在,在电脑屏幕前点几下鼠标,几十公里外的排水泵就能启动,既安全又省心。”10月10日,胜利油田桩西采油厂海堤管理站值班员马玉运在生产指挥中心电脑前从容操作。
监控屏上,各排水点位的水位、流量数据实时跳动。远程指令发出后,设备迅速响应。
这是该站告别人工驻站排水、迈入远程自动化调度的生动缩影。
时间回溯至几年前,暴雨天气对该站的员工而言,意味着一场与风险赛跑的硬仗。为防止油区积水,每到汛期,大家必须倒班轮流驻守海堤各排涝站点,24小时紧盯油区水位变化。
“遇上连续降雨天气,得连续在排涝站值守,便于随时启停排水泵。”该站员工黄庆江回忆,记得有一次台风天,他和同事在暴雨里往返3个排涝站排查油区积水情况,浑身湿透不说,还差点被倒伏的树枝绊倒,脚下全是泥,稍不注意就会滑倒。那时候他们就盼着,啥时候能有更好的方法守护好油区。人工操作不仅效率低,设备响应时间常超过30分钟,而且存在安全隐患。
如今,这份期盼已成为现实。随着远程自动化排水系统建成投用,防汛场景彻底改写。该系统整合水位监测、视频监控、智能控制3个核心功能,在3座排涝站、1座桥带闸同步安装智能传感器与高清摄像头,实时采集水位、设备状态等关键数据,通过网络同步传输至生产指挥中心。员工无须赶赴现场,紧盯大屏就能掌握各区域积水情况,点击鼠标即可远程控制排水泵启停,甚至能通过软件预判降雨趋势,提前启动排水作业。
海堤排涝岗员工告别了雨天一身泥、晴天一身汗的奔波,不用再冒雨赴现场操作,得以将更多精力投入到设备巡检和应急预案完善中,防汛底气愈发充足。
从人跑现场到云控设备,从经验判断到数据决策,海堤管理站排水模式的升级,不仅提高了防汛工作的效率,更成为科技赋能基层治理、守护油区安全的鲜活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