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石化报 时间:2025-10-27 08:01
顾家瑞
思想政治工作的生命力,在于能否走进员工内心、引发思想共鸣。只有摒弃隔空喊话、照本宣科的模式,聚焦员工真实需求、贴合工作生活实际、解决急难愁盼问题,才能让思想引领真正暖人心、聚人心,才能成为推动企业发展的精神纽带。
要察实情,找准思想共鸣点。要想工作入人心,必先摸清员工心。需建立“常态化走访+精准化调研”机制,走进车间班组、深入一线岗位,与员工面对面交流,倾听青年员工对职业发展的诉求,了解老员工对技能传承的顾虑,关注异地员工对生活保障的需求。仔细梳理思想需求清单,避免泛泛而谈的理论灌输,要把大道理转化为员工听得懂、用得上的“家常话”,让思想政治工作精准对接员工思想脉搏,真正入脑入心、见行见效。
要创新方法,搭建情感连心桥。单向宣讲易产生距离感,互动交流才能拉近距离。要打破传统模式局限,用活微载体——将思想教育融入短视频、漫画、情景短剧,把企业发展理念和价值观转化为员工身边的鲜活案例;用好实场景——在班前会开展三分钟分享,在项目攻坚中组织思想碰头会,在员工生日、入职纪念日等节点送上思想关怀礼包。“小而精”“活而实”的方式,让思想政治工作从会议室走进工作日常,更能在潜移默化中增进情感认同。
要解难题,筑牢信任压舱石。思想问题往往与实际困难交织并存,只讲道理不办实事,工作就难以落地见效。要建立“思想问题+实际问题”双解决机制:针对员工提出的技能提升需求,开设“师徒结对”“技能培训班”;对家庭困难员工,启动“帮扶救助基金”;对异地员工,协调解决住宿、子女入学等实际问题。坚持把思想引导与解决民生难题相结合,用“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效,让员工切实感受到思想工作背后的温度与诚意,不断增强对企业的归属感和认同感。
思想政治工作做到员工心坎里,不是一句口号,而是一份责任。只有始终以员工为中心,把“心”的工作做细、做深、做实,才能凝聚起上下同心、共谋发展的强大合力,为企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