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石化报 时间:2025-10-31 08:55
尹 倩 申林秀
“深水气田项目的管道路由设计,由你带着小班成员攻坚。先拿下管道路由优化,重点消除海底复杂地形对管线敷设的影响。”10月24日,石工建石油工程设计公司海洋工程设计所副总设计师张先锋给青年工程师徒弟周洋洋布置工作任务。周洋洋挺了挺腰板回应道:“保证啃下这块硬骨头!”
目前,该设计所青年员工占比达50%,28岁以下青年工程师16名,青年员工已成为技术人才储备的重要力量。为有效提升青年员工技能,该设计所打破“大锅饭”式集中培训,通过小班制的创新举措,按专业方向和能力短板分组,每组2~3人,选择对应领域的技术专家担任专属导师,实现一组一策、精准“滴灌”。
反串教学是小班的特色练功课。张先锋要求徒弟们轮流登台讲课,从计算逻辑到参数推敲逐一讲解,直到能把复杂原理讲得清晰透彻、逻辑自洽。这种输出倒逼输入的模式,不仅促使青年员工快速掌握理论知识,更能推动其将知识转化为独立分析、自主推导的思考能力。
在深水气田管道受力分析遭遇“卡脖子”难题时,张先锋带领小班成员回溯原始数据,从规范限值倒推设计参数:“理论是大脑,软件是心脏,参数是血管,得协同联动!”一席话点醒众人,他们连夜核算调整,次日便拿出了满足安全要求的新方案,成功突破瓶颈。小班制以精促优,畅通青年成长通道。经过大半年淬炼,该所3个小班的8名青年员工快速成长,周洋洋等人已能独立承担中型海管结构设计,并在六横、镇海—金塘等重点项目中担任骨干。上半年,该模式助力重点海洋工程设计项目交付率达100%,青年成长周期较传统模式缩短30%,显著提升了项目攻坚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