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石化报 时间:2025-11-07 07:57
黄 俭
在石油工程建设公司中原建工公司西三线潮州项目施工现场,存放区内一垛垛管材被码放得整整齐齐,回收后的管材边角料集中存放保管。这个看似普通的存放区,正是项目辅助材料规范管理的一个缩影。
“材料是项目成本的大头,小浪费累积起来,就是一笔不小的支出。”项目负责人何白玫在今年三季度例会上的分析,让全员拧紧了节约弦。聚焦成本管理,该项目部推出“按需领料、成品保护、回收复用”举措,把节约责任落到每个岗位。
每天清晨,焊材库前都排着按计划领料的队伍,电焊工王君力拿着当日作业单核对:“今天要焊接5道接口,按实际需求领1桶焊丝就够。”据统计,按需领料制度推行后,焊条报废率显著下降。
项目在成品保护方面更是细化到每一处:防腐管材堆放时铺设沙袋,周边拉起警示线,并定期巡查,如今管材破损率已明显下降。为让节约意识长效化,项目还将材料管理纳入“日考核、周评比”机制,达标机组可获得绩效奖励,未达标者则扣减班组积分。
“这些1米以内的管材短节,以前直接报废,现在用来做考试试件、管道支撑块,这个月已经复用了15段,省了5000多元材料费。”10月31日,在边角料回收区,被大家称为“省钱能手”的王群自豪地介绍道。截至目前,项目已新增回收区5处,材料复用率较上半年提升17%,三季度材料成本较计划节约5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