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石化报 时间:2025-11-07 07:56
王贵卿
人才是企业发展的第一资源,而激活人才动能的关键,在于破除束缚其成长的体制机制障碍。近期,河南油田采油二厂与催化剂有限公司齐鲁分公司深化三项制度改革的实践表明:唯有坚持重实绩、重实干、重实效,打破身份界限,畅通人才成长通道,才能真正激发组织内生动力,释放高质量发展潜能。
长期以来,干部与工人的身份固化、薪酬分配的平均主义、晋升通道的单一狭窄,成为制约企业发展的主要瓶颈。
改革破局,首在理念更新。两家企业不约而同地将“实绩”作为衡量人才的核心标尺,变身份管理为岗位管理,变论资排辈为赛马机制。无论是采油二厂让17名基层员工走上管理岗位,还是齐鲁分公司推动20余名操作工转型为技术或管理人员,都传递出一个强烈信号:在新时代企业人才管理中,出身不决定前途,奋斗才成就未来。
改革不止于“能上”,更注重“能干”与“有为”。通过优化绩效考核、强化价值导向、实行差异化薪酬,让多劳者多得,真正实现“喊破嗓子不如干出样子”。郭付民这样的“活地图”被聘为主任技师,刘海龙从操作工晋升为车间工艺主任,这些鲜活案例增强了员工的获得感与认同感,形成了崇尚实干、尊重能力的良好生态。
人才的成长没有边界,企业的舞台应当无限宽广。深化改革不是一时之举,而应成为持续优化组织生态的常态。企业应以“三重”为导向,拆除身份之墙、打通成长之路、激活价值之源,让每一名员工都能在适合的岗位上发光发热,汇聚起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磅礴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