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石化报 时间:2025-11-14 07:39
本报记者 于银花
“十四五”期间,中原油田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殷切嘱托,全面夯根基、优结构、严治理、创一流,常规油气、非常规油气齐头并进,传统产业、新兴产业多元并行,努力在端牢能源饭碗上展现更大作为。
今年以来,中原油田储量、产量、利润实现“十四五”以来最大增幅,投产井数和新井产量均创近10年新高,原油盈亏平衡点创近10年新低,产量连续5年箭头向上。
精耕细作,不断夯实资源“家底”
勘探是油田的“生命工程”。“十四五”期间,中原油田全面推进资源扩充战略,在勘探思路和方法上解放思想,强化地质工程一体化运行,努力实现新领域大突破、推动能源保障能力大跃升。
在东濮老区,曾经无人问津的洼陷带成了潜力无限的新蓝海,中原油田成功开辟葛岗集、南何家、前梨园3个千万吨级增储阵地。在川东北工区,须家河组陆相致密气勘探蓬勃起势,二叠系海相页岩气勘探获重大突破。在内蒙古探区,银额盆地潜山油气藏获高产,偏远探区增储上产的信心越来越足。
2021年至2024年,中原油田每年新增探明石油地质储量400万至500万吨。2025年上半年,中原油田落实新增探明石油地质储量接近“十四五”前4年全年水平;在川东北工区,全力推进埋深从3000米到7000米的浅层、中层、深层天然气勘探,新增探明天然气地质储量成绩亮眼。
油气并举,加快推动稳产提产
开发了半个世纪的老油田,保持产量稳定殊为不易,逆势而上更是艰难。
面对“十三五”期间原油产量下滑的严峻挑战,中原油田以“越是艰险越向前”的闯劲,全力推动原油产量止跌企稳,2020年以来原油产量逐年增长,天然气年产量稳定在66亿至70亿立方米。
坚持在吃干榨净资源上下功夫,中原油田推行“五精”开发管理,不放过每一滴剩余油,深化水驱油藏综合治理,不断升级“水动力学+”复合增油技术,原油自然递减率连续5年控制在10%以内。
按照“海陆并进、油气并举、常非并重”整体思路,稳住普光气田酸性天然气产量“基本盘”,持续拓展致密气、页岩气等非常规天然气资源接替阵地,实现普光气田连续15年稳产。
坐落于苍山碧水间的通南巴区块,“十四五”初期日产气不足10万立方米。2022年,该区块致密气勘探获突破,此后步入增储上产快车道,目前日产气超70万立方米。
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加速形成
浮筒光伏组件、蝶式太阳能集热器、凝析气藏型储气库……老油区正展现出新风貌。“十四五”以来,中原油田坚持创新引领,加快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推动“化石能源+绿色能源”双轮驱动发展,构建“多专业协同+全产业链创效”多元并行格局,增强油田高质量发展的内生动力。
2023年,中原油田启动“十四五”后3年科技攻关会战,复杂油气藏型储气库群安全高效建库及运行关键技术助力中原储气库群高效运行,高含硫气田150万立方米湿气增压技术填补国内空白,致密砂岩气藏三元甜点精细刻画技术推动通南巴区块增储上产……科技攻关会战开展以来,攻克关键技术卡点超70个。
中原油田在天然气储气能力建设中勇担重任,2021年以来,相继建成投产卫11、文13西、白9、文24、白庙浅层等储气库,为华北地区、黄河流域季节调峰、民生保供蓄足“底气”。
多能互补的新型能源保障供给体系加快构建,中原油田光伏、风力发电装机容量分别达101兆瓦、112兆瓦,成为国内上游首家装机规模“双破百”的企业,绿电消费占比突破40%。同时,持续开展氢气制备与应用技术研究,已具备500标准立方米/小时PEM(质子交换膜)电解水制氢能力,河南省氢能产业区域“龙头”地位持续巩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