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石化新闻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首页 > 领导干部

张百灵:中原石油工程:奏响“一带一路”互利共赢和声

来源:《中国石化》杂志2023年第11期 时间:2023-11-01 08:00

2013年以来,中原石油工程公司积极响应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始终秉持“服务大局、交流互鉴、团结合作、共同发展”的宗旨,主动承担社会责任,助力当地能源建设,在持续推动“一带一路”共建中,与沿线国家相关各方共同奏响了动听的互利共赢和声。

当好沿线国家能源产业的“合伙人”

近年来,面对国际市场博弈更加激烈、合同价格持续走低、公共安全形势动荡起伏、生产安全标准不断升级等困难和挑战,中原石油工程公司按照“巩固老市场、拓展新市场、延伸产业链、探索新模式”市场经营理念,积极开拓海外市场,设立了沙特公司、科威特公司、苏丹公司、哈萨克斯坦公司等境外公司,海外队伍总数104支,外籍雇员占用工总量的58%。

2013年以来,中原石油工程立足国际化经营新平台,更加注重提升发展的质量效益。15台钻修井机在沙特阿美公司实施日费井项目,18台钻修井机实施哈里伯顿、贝克休斯、斯伦贝谢、威德福钻修井大包项目,相继进入了水井、油钻修井、探井、大包井、气井、非常规气井等所有陆上钻修井业务领域。目前,成为沙特阿美公司陆上钻井重要战略合作伙伴,哈利伯顿、贝克休斯在中东、北非市场的首选合作伙伴。

在科威特市场,先后与科威特国家石油公司、斯伦贝谢大包井项目合作,近3年钻机动用率保持在90%以上,已发展成为又一超亿美元规模市场。

新开辟乍得、刚果(布)、乌干达市场,非洲市场连片发展,“大非洲”格局初步形成。在工程承包服务实现快速发展的同时,沙特气井、苏丹钻井液、乍得固井等多个高端或技术服务市场实现突破,成为沿线国家能源产业的重要合作伙伴。

2014年、2015年,中原石油工程公司沙特公司连续两年被中国驻沙特大使馆评为“沙特优秀中资企业”。2023年,公司位列美国《工程新闻纪录(ENR)》发布2023年“全球最大国际承包商250强”第105名,在上榜的81家中国企业中位居第30名,这是公司连续17年荣膺此项殊荣。

当好沿线国家社会建设的“好朋友”

中原石油工程在“一带一路”上的足迹,始终秉承“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丝绸之路精神,为沿线各国人民带去新的憧憬。

各境外公司积极参加公益活动,参与社区建设和爱心募捐活动,赢得当地政府和社区居民的尊重和信任,在为自身创造良好安全施工作业环境的同时,树立了中国石化的良好形象。

中原石油工程公司坚持“安全第一,环保领先”,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经验推向海外,实现绿色运营,得到了甲方和当地政府的高度评价。

沙特公司编写废水、溢油、固态垃圾回收、噪声控制、食品卫生等10个环境保护程序,全部通过沙特阿美公司审核。严格执行沙特政府及沙特阿美公司的各项安全环保制度与措施,将现场有害垃圾统一由指定的第三方垃圾回收公司处理,防止地面污染。2023年5月,沙特公司积极参与宰赫兰—阿布·科高速公路垃圾清理活动,沙特阿美公司高级副总裁阿卜杜拉迈德向沙特公司颁发了荣誉证书,以表扬该公司在改善高速公路周围环境作出的突出贡献。

当好沿线国家员工成长的“助推器”

创造就业,积极落实本地化用工,培养当地石油人才。自2010年以来,沙特公司就与沙特当地的石油院校SPSP签订了合作协议,每年赞助40余人。2016年,公司再次与沙特阿美公司达成合作协议,积极参与筹建阿美技术培训学院,与沙特阿美公司建立的钻井技术学院签订了相关合作协议,逐步扩大用工当地化比例,钻井队沙籍雇员比例平均达到55%,最高达到75%。

人才培养,成就员工价值。沙特公司积极畅通雇员成长渠道,紧盯雇员当地化用工比例,积极完善沙籍雇员培养工作体系,先后出台完善沙籍高岗位雇员培养工作办法、推动用工当地化进程实施计划等。目前,沙特公司共有20名沙籍司钻和带班队长,98名沙籍副司钻,24名沙籍实习安全官,13名沙籍电气师、机械工程师,当地雇员人才队伍正在不断壮大。科威特公司加强对雇员的培养,突出技能帮扶,建立了中外员工结对子、师带徒机制,落实工作监护职责,手把手做好雇员安全培训和技能培训,提高了雇员安全操作技能。苏丹公司坚持用工当地化,努力为当地培养技术人才,累计培训雇员1000余人次,部分雇员现已成为苏丹、南苏丹等国家石油各领域高级工程师或管理人才,为施工所在国的自主开发和经营石油工业提供了重要的人力资源支持。

开拓更广沿线国家合作共赢空间

新征程上,中原石油工程公司将秉承习近平总书记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加快全球发展倡议,认真落实集团公司国际化经营战略部署,把市场开发作为第一要务,探索执行大包项目,推进境外石油工程高端化发展,全面拓展生存发展空间。

抓好支撑保障,大力倡导“重心在基层、核心在责任、关键在岗位、要害在技能”管理理念,围绕项目提质增效,增强竞争实力,统筹协调优势资源,强化人才支撑、技术支持、装备保障,全面加大人才、技术、装备支持力度,满足各海外市场的发展需求。加强境外公共安全信息管理,持续强化动态评估、应急预案更新和演练,结合实际提升安保力量,保证极端情况下人员安全。

延伸海外市场技术服务业务,逐步调整市场结构,争取在固井、钻井液等技术服务领域有新突破,加强区块一体化承包商服务。充分发挥中原研发中心作用,把技术创新作为高质量发展的首要支撑,加大科研攻关力度,延伸产业链,不断提升科技引领力、保障力和竞争力,实现更多共赢目标,在国际合作的平台上创造更多美好。


(责任编辑:常冉 孙艳 审核:王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