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石化新闻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首页 > 领导干部论坛

吴德飞:为培育新质生产力提供工程智慧和建设蓝图支撑

来源:中国石化报 时间:2024-04-28 08:00

吴德飞

作为将科研成果转化为新质生产力的桥梁纽带,工程建设公司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论述,落实集团公司工作会议精神,以“牢记嘱托、感恩奋进,创新发展、打造一流”主题行动为抓手,全力构建与新质生产力相适应的技术创新能力、创新体系机制和成果转化生态,奋力担当石化工程科技创新与工程转化坚实力量,为石化产业走好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之路提供源源不断的工程智慧和建设蓝图支撑。

积极实现关键核心技术新突破。一方面,坚持支撑当前、助力大宗强基,锚定炼化流程再造、多能耦合利用等炼化技术升级方向,巩固对石化产业有重大影响的工艺品种优势,重点推进重油高效转化、原油直接裂解、煤炭综合利用、多能耦合LNG接收站、智能乙烯装置等技术开发,对支撑现有装置运行和基础产品提质工艺技术精益求精,不断推动炼油、芳烃、乙烯、煤化工、天然气处理等传统优势技术链迭代升级,为行业和市场提供更加优质的技术供给。另一方面,坚持引领未来、助力进军高端,完善支撑“双碳”目标的工程技术方案,对材料科学、新能源科学等基础性、前沿性、颠覆性技术梳理路线、提前布局,加快推进技术寻源、工程研发储备和工业应用,奋力在氢能全产业链、高端新材料、精细化工等细分领域掌握更多撒手锏技术,继续引领石化工业工艺和工程技术体系升级。

全力塑造科技创新体系高效能。充分发挥新型创新体系的保障作用,促进各类创新要素向新质生产力方向不断涌流。积极申报优势领域高水平创新平台,深度融入新型研发机构及原创技术策源地建设,将重点实验室建设作为事关基业长青的重要工作抓紧抓实,争当“十条龙”、“大兵团”作战等创新模式第一梯队,实现技术突破与高地建设齐头并进。探索人工智能、大数据等信息技术辅助工程设计、赋能业务管理、服务生产经营新场景,持续开展工程数据挖掘、治理和智能服务开发,将工程经验转化为公司数据资产,推动全流程工作质量和生产效率提升。发挥工程技术研发转化孵化器作用,完善符合客观创新规律的资源配置方式,优化“揭榜挂帅”“赛马”等创新机制,探索“柔性团队”“分散集中”等新型组织模式,促进工程项目设计与技术研发资源精准管理、顺畅流动。大力弘扬“央企楷模”芳烃攻关经验,加快科技领军人才、青年科技人才和卓越工程师梯队建设,支持引导立足前沿定课题、扎根一线解难题,形成成果竞相迸发、人才尽展所能的生动局面。

着力推动科技成果落地转化再提速。持续探索科技成果转化新范式,强化与上游基础研究、下游生产应用的衔接,密切关注可能形成新质生产力的技术前沿突破,紧紧抓住生产转化窗口期,提前衔接小试、中试及工业示范等环节,积极争取新工艺新技术首次首套项目,加快推进新材料产业布局和新技术示范项目,以高端咨询服务和全流程解决方案拓展技术应用场景。充分发挥70年积淀的项目执行经验优势,统筹推进一批乙烯和新材料、炼油结构调整和技术改造升级项目,从源头确保工程项目全生命周期本质安全和节能低碳环保。全力开展石化工业软件攻关,构建炼化企业数智工程中心,研发基于数字化交付的关键应用,融合专家经验和智能算法开发核心模型、服务平台,推进数字化管网及智能工厂建设,建立核心炼化装置工艺模型库,为炼化企业安全生产、运行维护、优化改造赋能赋智,助力全产业链智能化提升和数字化转型。

(作者为工程建设公司执行董事、党委书记)

(责任编辑:刘小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