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石化报 时间:2024-05-16 08:05
蒋德军
在全球能源转型和绿色发展背景下,炼化工程集团作为中国石化工程建设主力军,坚决扛稳扛牢核心职责,持续增强核心功能、提高核心竞争力,奋力谱写工程建设行业新型工业化新篇章,助力中国石化打造一流迈出坚实步伐。
为石化行业转型升级提供高水平支撑。充分发挥工程建设主力军作用,把最精湛技术、最精干力量、最精尖装备投入中国石化重点项目建设。担当能源安全的坚强保障力量。全面加强原油深度转化利用,让每一滴油、每一方气产生最大价值;投身油气储运、LNG接收站和气田开发建设等工程项目,保障项目高效实施;加大新能源技术研发与工程转化力度,推动传统能源与新能源耦合发展,形成示范引领。担当产业升级的高效支撑力量。锚定“一基两翼三新”产业格局,坚持优“炼”强“化”,突出抓好“油产化”“油转化”“油转特”;大力开发基于裂解技术的炼化耦合一体化新工艺,加快高附加值、高技术壁垒新材料应用突破。担当自主创新的可靠中坚力量。发挥“大兵团”一体化产业链优势,在工程研发、设计、施工、采购、制造等方面形成合力,以最快速度攻克关键核心技术;建立自主创新和联合创新机制,培育新动能,创立新示范。担当绿色转型的创新引领力量。改进工艺、优化流程,提高工艺过程能量逐级利用效率;做好石油和煤炭耦合利用大文章,推动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关注碳捕集、利用、封存等技术研发,加快二氧化碳资源再利用,释放降碳综合效应。
不断引领工程建设行业新型工业化的高质量发展。积极推动先进技术装备应用,逐步改进传统工程建设方式,实现传统模式向标准化精益设计+工厂化智造+装配化安装模式转变,走出具有工程建设行业特色的新型工业化之路。增强全产业链一体化协同能力。加快推进一体化协同设计、一体化供应链管理、一体化设计可施工性研究、一体化项目界面管理;提升全产业链提质创效能力,为客户提供更好的全生命周期一体化协同增值服务,为行业提供炼化工程灯塔项目、优秀案例和标准规范。进一步提升数智赋能能力。重点在模块化智造、工厂化预制生产线、起重运输数字化模拟、智能装备等方面开展专项技术研发和推广应用。推进装置智能化生产运维。面向工程建设新要求和智能工厂建设新需求,不断拓展数字化工厂交付范围和交付深度,逐步实现全量、全要素工程信息的高质量数字化交付;建设数字化孪生技术智能运维平台,更好地开展远程诊断和创新研究,向客户提供更优质的智能化生产运维服务。
深度参与全球竞争,推动国际化运营。牢牢把握海外工程建设市场蓬勃发展的战略机遇期,对标世界一流,参与全球竞争,按照“1234”发展思路推动国际业务高质量发展。“1”是探索一种模式,即国际规则+中国模式,把中国石化工程建设的成功经验和建设能力带向国际市场;“2”是提升两种能力,即高水平前端工程能力+低成本项目执行能力;“3”是三类重点业务,按照差异化、专业化、工厂化思路,发展技术+前端工程业务、优势品种的EPC总承包业务、施工管理业务等3类重点业务;“4”是四项主要措施,即工程技术集成优化、工作体系中西结合、投资融资带动项目、加大国际合作力度。
加快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为基业长青奠定坚实基础。持续加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布局力度,加强人才储备、技术储备,灵活运用投融资等业务手段,努力实现价值创造多元化,培育发展新动能,实现基业长青。在新能源方面,加强氢能全产业链和储能技术研究和示范,推动新能源与石油化工行业融合发展。在新材料方面,在电子化学品、工程塑料、新功能材料等领域积极储备,加大研发资源投入,加快高水平工程研发和工程转化。在节能降碳方面,充分发挥设计单位和节能中心的技术咨询和统筹联动优势,为中国石化炼油、乙烯产业实现能效标杆目标提供流程优化、能量耦合、余热利用、精益控制等全套节能降耗解决方案。
(作者为炼化工程集团董事长、党委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