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石化报 时间:2024-05-30 07:48
张宗檩
胜利石油工程全面落实集团公司工作会议精神,以深入开展主题行动为抓手,聚焦科技创新、产业创新、发展方式创新、体制机制创新、人才工作机制创新“五个创新”持续发力,开辟新领域新赛道、培育新动能新优势、催生新产业新模式,加快推动高质量发展,全力担当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端牢能源饭碗的胜利铁军先锋。
聚焦科技创新持续发力,打造世界领先技术先导企业。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殷切嘱托,紧密结合“国之所需”与“企之所能”,坚定不移走“创新路”、吃“技术饭”,坚定不移向科技创新要资源、要储量、要产量。瞄准主攻方向,针对国内油气资源禀赋和制约勘探开发的瓶颈问题,迭代升级页岩油气效益开发、支撑老油田提高采收率、难动用储量合作开发、“深地工程”钻完井、中浅层地热井钻完井、煤层气钻完井等集成配套技术,着力攻克高性能钻井液、套管钻井、可视化修井等关键核心技术,以科技创新赋能高质量发展,以技术进步奠定打造世界领先企业根基。
聚焦产业创新持续发力,牢牢把握未来发展主动权。围绕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应用建模数模一体化技术搭建工程地质模型,开发基于大数据分析的钻井设计和压裂设计软件等,推动“经验钻井”向“科学钻井”转变。围绕高端装备产业,加快推进深层页岩油全自动钻机等研发制造,迭代升级个性化PDC钻头等提速工具、高强膨胀管等完井测试工具,打造更多石油工程领域“国之重器”。围绕新材料产业,研发抗高温油田化学剂等高端新材料,尽快培育更多的拳头产品。围绕新能源产业,开展干热岩地热发电前瞻性研究,应用套管钻井实现浅层地热、煤层气经济开发,持续加大清洁能源供给力度。
聚焦发展方式创新持续发力,提升高质量发展“含绿量”。建立碳资产管理体系,搭建石油工程碳资产管理平台,摸清钻井、压裂、测录井等业务“碳资产”家底,理清生产经营活动“碳足迹”。拓展新能源应用场景,持续扩大网电钻机、风电光伏氢应用规模,积极开展“地热+”“余热+”开发利用,深度融入CCUS产业链,进一步降低石油工程领域“含碳量”。推进全链条节能降耗,深入实施钻井压裂装备“柴改电”、物资运输“公铁海”联运、化工产品“粉转液”等举措,大力推广高质量高性能配件,加快淘汰高耗能低效率装备,开展废旧设备循环利用,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
聚焦体制机制创新持续发力,释放改革管理协同效能。完善项目化管理体系,压扁管理层级,精简管理机构,全方位提升核心要素资源集中管控和调配能力。变革劳动组织方式,建立配套支持保障中心,建强搬迁安、下套管等专业化队伍,推广“井工厂”“一队多机”模式,形成具有石油工程特色的精益管理范式。推进人力资源优化增值,结合装备自动化、智能化发展趋势,制定数智化条件下一线队伍定员配置标准,完善市场化用工机制。深化“大兵团”作战模式和“揭榜挂帅”机制应用,落实科研团队工资总额单列、科技人才虚拟股权激励等措施,加快建设科技成果孵化平台,打造有利于释放创新活力的科研环境。
聚焦人才工作机制创新持续发力,打造过硬铁军队伍。完善引才引智机制,与高等院校合作共建一批联合研发平台、设立一批教授工作站,用好博士后工作站、重点实验室等载体,持续加大高层次复合型人才培养和引进力度。强化领军人才示范,发挥高层次专家在智囊参谋等方面作用,加强科技创新、油藏经营等人才队伍建设,优化卓越工程师成长路线。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高新企业组建跨领域、跨学科大协同科研团队,加强前瞻性研究,打造石油工程技术创新高地。
(作者为胜利石油工程公司执行董事、党委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