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石化报 时间:2024-07-03 08:12
楼小梅
化学复合驱、周期注水、压驱注水……近年来,在江汉油田科研人员的不懈努力下,一系列提高采收率技术的实践应用取得良好效果,老区效益开发水平不断提高。实践证明,只要突出创新驱动,突出因“藏”施策,对症下药出良方,便能让老区焕发青春,实现高质量效益开发。
对症下药的前提是找准问题。老油田经过多年开发,综合含水率高、剩余资源品质差、产量递减快等问题愈发突出,效益开发难度越来越大。问题就是方向、就是靶子,要破解这些“卡脖子”难题,就要根据不同类型油藏的地质特点,全面梳理制约效益开发的堵点、痛点和难点,找到突破口,有的放矢、精准出击,推动效益开发提质增效。
对症下药还必须正视问题。不被难点遮住眼,盯住痛点下苦功,敢于向“硬骨头”开刀,从最薄弱处做起,这样才能跨过沟坎,取得实效。对于老油田而言,虽然效益开发的难度与日俱增,但科技也在不断更新迭代。我们要坚信办法总比困难多,直面难题、迎难而上,在摸索中找到突围方法,并持续升级优化,促进产量提高。
对症下药的关键是解决问题。老油田效益开发之难,难如登天。扫清提高原油采收率路上的拦路虎,要牢固树立“一切潜力皆可挖”的理念,依托各级科技创新平台,集合企业内外的优势科研力量,加大科研投入力度,加深对油藏特点的认识,优化开发技术体系和效益开发模式,打好效益稳产增产攻坚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