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石化新闻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首页 > 聚焦高质量发展

必须答好创新转型这个必答题

来源:《中国石化》杂志2024年第9期 时间:2024-09-09 15:01

李力波

广西石油分公司代表、党委书记

面对能源变革大趋势,中国石化广西石油分公司(以下简称“广西石油”)锚定打造“油气氢电服”综合能源服务商,围绕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和构建新发展格局战略任务,坚持创新转型的发展理念,全面深化功能性改革,纵深推进产业结构、商业模式、管理体制机制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创新,系统提升企业治理能力,提升企业运行效率,有效激活高质量发展“源”动力。

推进创新转型的重要现实意义

推进创新转型,是锻造新质生产力,建设新型能源体系的必然要求;是应对激烈市场竞争,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必然要求;是引领行业发展,建设一流企业的内在需要。

广西石油处于市场前沿,已进入传统业务巅峰期、接续动能换挡期、发展方向转型期、模式重塑窗口期、人员结构调整期“五期叠加”的关键阶段,必须答好“创新转型”这个必答题,深入推进传统油气产业升级、壮大电氢等新兴产业,培育新的产业竞争优势。

推进创新转型需处理好三对矛盾

一是市场竞争严峻态势与经营理念滞后并存的矛盾。当前,油品销售市场经历多元化与微利化的深刻变革,受限于国有企业的固有属性及多层级的管理体制,一些地市公司还存在客户服务理念落实不到位、服务水平有待提升的问题。更为严峻的是,基层单位往往难以集中有限资源聚焦于核心业务与经营策略的优化。

二是高质量发展目标与专业能力短板相悖的矛盾。个别省级石油公司在地市公司实施大部制改革以来,业务部门虽实现了形式上的整合,但“合而不融”的现象较为突出,业务部门规模扩大却导致专业聚焦度下降,缺乏针对基层实际的经营指导。

三是一体化运行需求与低效管理机制之间的矛盾。在市场竞争加剧与数字化转型的双重背景下,部分省市石油公司需要实现市场营销、客户资源、经营管理的一体化高效运作。但是,企业内部存在多层级、多头管理现状,加之部门间协同不足、运行效率低下,阻碍了这一目标的实现。

广西石油推进创新转型的特色实践

一是聚焦客户需求,推进产业结构转型。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发布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占新车总销量的35.2%,交通领域低碳转型在加速。广西石油成立新能源业务部,制定了28项新能源相关的制度、规程和标准,成为销售系统中首个完成新能源建章立制的单位。通过构建“点线面”结合的充电基础设施网络,并创新实践“易捷+电”发展模式,在柳州城站建成中国石化首座综合服务站,整合油、电、易捷服务三大业态。目前,广西石油已运营139座“易捷+电”综合服务站,日均充电换电量超过15万千瓦时。此外,广西石油成立了销售系统的首家售电公司。

二是聚焦价值创造,推进商业模式创新。面对能源市场呈现出的经营主体多元化、经营形势复杂化局面,广西石油通过强化战略合作破解发展难题,成立独立的战略合作部,将战略合作工作上升为一把手工程,统筹优化部门管理协同机制,最大限度挖掘、利用、整合战略合作的价值和潜力,抓稳渠道、品牌、流量的“金饭碗”,形成“链式反应”。与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国有骨干企业和地方优势企业相继组建50家合资合作企业,创新“总对总”网络发展模式,巩固成品油业务优势主业和创效根基。牵头组建广西氢能联盟,打造广西氢能产业链,形成“油气氢电服”一揽子客户服务格局。大力推进营销模式改革,全力发挥第三方营销资源效能,带动多方资源叠加效应。2024年上半年,统筹引入政府消费金,以及银行、通讯、物流、保险等28家合作营销资金,联合推出联名会员积分优惠、加油立减等营销活动,带动油品和易捷商品营业额超过两亿元。

三是创新探索建立销售企业特色“专精特新”模式,推动易捷服务从“中间商”向“生产商”转型。围绕客户需求,发挥企业优势,建立自有品牌管理体系,制订未来三年产品开发计划,加速水基型灭火器、白酒等自有产品上市,推动广西石油从销售端向生产端拓展延伸。依托安全仿真实训基地,成立首家安全环保培训专业化试点单位,输出安全管理、培训、技术等服务,为人才队伍转型发展提供平台。

四是聚焦技术升级,提升企业管理的科技含量。广西石油在深耕细作传统业务的同时,加大了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等新质生产力的开发应用,先后自主开发应用了大数据平台系统、安全工作法信息管理系统等数字化系统,率先在南宁南站西加能站安装使用加油机器人。积极响应中国石化“打造中国第一氢能公司”的战略,继在柳州建成广西首座加氢站后,2023年12月在南宁振兴站建成了全国首座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氨分解制氢加氢一体站。该站实现了低温高效氨分解催化剂应用、分布式氨分解制氢技术、国产22兆帕液驱隔膜式压缩机使用、全过程零碳排放、接近柴油经济性的用氢成本,以及“氨氢储能”示范场景等六个方面的创新领先。

五是聚焦效率提升,推进管理体制机制创新。市场和企业竞争,归根结底是体制之争、机制之争、活力效率之争。广西石油致力于创新管理机制,提升活力与效率。通过定期举办“头脑风暴”创新沙龙,为员工提供创新平台和支持,激发全员参与创新的热情。同时,明确了区、地、县公司的职能定位,优化市公司部门职能,实行精简高效的“大部制”工作模式,减少管理层级,提高了组织灵活性。在“合”字上做文章,通过部门合并,推行一人多能的工作模式,形成了标准化的岗位体系。在“减”字上求突破,分档设定劳动效率目标,鼓励市公司优化用工结构;实施油库“大班组”改革,提升人均吞吐量;撤销仓储配送部,推进整体上收配送业务,降低了运输成本。在“优”字上下功夫,精简县公司(片区)的事务性工作,强化考核引导作用,确保权力、责任和利益相统一。通过增加对创新事项的资金和人力资源投入,调动各方力量共同投身创新事业。完善市场化薪酬分配机制,持续推行一线全额联量的薪酬核算模式。


( 责任编辑:李诗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