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石化新闻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首页 > 聚焦高质量发展

推进跨板块资源优化加快炼油业务转型升级

来源:《中国石化》杂志2024年第9期 时间:2024-09-09 15:01

田宏斌

中国石化炼油事业部总经理

当前,我国能源结构进入深刻调整期,炼油业务转型升级进入关键阶段,能不能抓住发展机遇、能不能顺利转型、能不能转出效益,一体化运行机制发挥着重要作用。

在刚刚召开的集团公司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研讨班暨2024年中工作会议上,马永生董事长指出“一体化优化的常态化机制还不健全,协同创效力度不够,激励各方为大局作贡献的考核机制尚不完善”等问题,强调要着力构建“总部统筹作用发挥充分、内部市场化机制健全高效、全产业链运行效率效益显著提高”的一体化运行机制。

经过多年的建设发展,炼化业务已经构建起涵盖上中下游全流程的一体化协同模式,在炼销一体、炼化一体、区域一体上取得了积极成效。当前,我国能源结构进入深刻调整期,炼油业务转型升级进入关键阶段,能不能抓住发展机遇、能不能顺利转型、能不能转出效益,一体化运行机制发挥着重要作用。我们要认真落实集团公司党组决策部署,走好一体化协同发展道路,积极融入集团公司改革发展大局,与其他业务板块加强协同联动,推动跨板块资源优化整合,努力在一体化协同中迈向高质量发展。

油炼一体协同优化。加工自产原油具有运距短、性价比高的优势,必须把提高自产原油自销率、实现高价值利用作为油田与炼油一体化协同的重要抓手,立足自身深挖一体化协同潜力。重点用好胜利原油资源,根据胜利原油不同区块、不同性质,优化资源配置流向,做到“分储分输分炼”,最大限度发挥胜利原油资源在负极焦等高端碳材料、光亮油等高端特种油品上的利用价值。推动疆油疆炼,攻克塔河炼化高盐原油开采与加工技术难关,在安全稳定生产的前提下提高加工负荷,努力做到“塔河原油不出疆”;发挥驻疆企业全产业链优势,提高疆内成品油市场份额,降低出疆物流成本,全力做到“塔河成品油不出疆”。促进“苏油特炼”,用好江苏原油这一稀缺低硫石蜡基资源禀赋,结合区域产能结构调整,促进金陵石化延伸烷基苯及特种油品产业链,实现江苏原油的高价值利用。

炼销一体应对市场。在当前汽柴油消费即将达峰的关键时期,必须坚持以炼油生产经营平稳有序、销售做大总量提升市场份额为目标,持续完善协同工作机制,强化炼销联动优化,加快形成炼销一体向市场要效益的合力,共同应对市场挑战。坚持炼销一体增强产业链应对市场变化的韧性,按照市场供需关系变化,炼油及时调整产品结构、销售加大市场开拓力度,确保产品契合市场需求。建立和完善炼销一体全局优化测算模型,协同一体算总账、算大账,统一经营策略,联手改善市场供需关系,维护市场主体地位,确保产业链运行最优。重点抓好不同区域的成品油供需不均衡问题,动态调整区域内的市场应对策略和炼油负荷安排,降低炼销板块物流费用,实现产业链效益最大化。

炼化一体攻坚创效。炼化业务是中国石化产业链的核心所在,必须站在集团公司战略全局推动炼化一体优化,着力构建新型炼化一体产业链,统筹清洁油品生产与低成本“油转化”,以更高韧性应对市场变化。统筹开展化工加工轻烃、石脑油、加氢尾油等资源的一体化测算,优化调整裂解原料结构,增强应对原料价格波动的适应能力,把握市场波动时机释放炼化产业链潜能,实现炼化一体效益最大化。坚持科技赋能,着力从低成本生产重质化、轻质化化工原料入手推进技术攻关,抓好低成本催化柴油转化技术的应用,推进催化柴油轻重分离、低氢耗转化,以及“三苯”收率提升,努力实现低成本保供化工原料;着力做好富乙烷气、富乙烯气的分离提浓技术推广,加快实施直馏柴油、焦化柴油浅度改质作乙烯原料的技术应用。按照“宜烯则烯、宜芳则芳、宜油则油”的分子炼油理念,优化利用炼油资源,缩短生产流程,做好区域内企业间化工原料产销平衡,实现低成本供应化工原料。以炼化整体效益最大化为原则,“一企一策”推进化工原料供应,提前做好“油转化”规划。

区域一体联动优化。立足于企业区域发展定位与规划,坚持区域“一盘棋”,做到市场份额互补、优质资源互供、避免同质竞争,努力达到区域内产业链运行最优。因域制宜推动区域协同发展,重点统筹好沿江地区原油资源优化、上海地区炼化生产协同、南京地区针状焦原料互供,打造区域优化先进标杆。问题导向推动区域资源平衡,完善资源联调互补机制,着力化解川渝、南疆、华北等区域航煤资源供需矛盾,巩固提升区域资源供应占比。持续推进区域原料与化工轻油互供优化,结合区域炼化一体和合资企业化工原料需求,统筹企业总体物料平衡,建设完善区域优化模型,合理利用内部市场化机制,提升互供资源的数量、质量,进一步增加区域内整体效益。

原油贸储产一体降本增效。原油成本占据炼油成本近90%,抓原油采购优化就是牵住了生产经营优化的“牛鼻子”,必须立足于贸易、储运、生产协同抓好原油运作优化,向原油运作要效益。密切关注、科学研判国际油价走势,提升市场预见性,把控好采购节奏,坚持低库存运行策略,防控油价波动风险。用好用活商储资源,兼顾原则性、灵活性抓好商储借还油业务,发挥企业与商储各自优势共同开展市场运作、协同创效。结合国际油价波动和市场原油结构变化配套开展衍生品操作,防控基准原油价格、高低硫和期现货价差波动风险。加大外贸代理公司和企业原油专业绩效考核力度,加强贴水和运费管控,提升接卸效率和储运设施周转效率,全力压减原油滞期。

( 责任编辑:李诗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