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石化报 时间:2025-04-29 09:20
刘劲松,燕山石化炼油厂第一作业区中压加氢装置操作工、集团技能大师。他二十九年如一日,扎根一线,专注钻研炼油加氢技术,先后提出优化建议100余项,带领工作室成员指导系统内临氢装置开停工30余次,解决47项生产瓶颈问题,组织实施20余项技术改造和生产优化。先后获得“中华技能大奖”和“全国技术能手”等荣誉称号,是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领军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入选中华全国总工会大国工匠人才培育工程。
从“操作工人”到“工人院士”
1996年,刘劲松一入厂,便参与到燕山石化炼油系统“腾飞”工程的建设中。面对企业首套中压加氢装置,他怀揣“争当先锋、报效国家”的坚定信念,仅凭三本基础资料——操作法、工艺规程和流程图,就迅速掌握了全部工艺,成为装置的技术能手。
2004年,刘劲松参加全国石油石化行业职业技能竞赛加氢裂化装置操作工竞赛,一举斩获金奖。面对纷至沓来的荣誉,刘劲松坚守初心,毅然选择扎根一线——解决装置瓶颈、开展技术攻关、优化生产工艺,在生产实践中不断磨砺技能水平,逐步成长为首屈一指的“加氢大师”。
2016年,中压加氢装置实施扩能改造,刘劲松把自己扎在现场,从为设计单位提供上万个技术数据,到方案审核阶段提出50多项优化建议,再到全过程指挥装置开车,5个月时间里,他瘦了20斤。2016年7月20日,国内第一套直馏柴油裂化装置改造后一次开车成功,该项目也获得中国石化科技进步一等奖。
2017年,以刘劲松名字命名的创新工作室正式成立。在他的带领下,工作室成员共同解决了50余项生产难题,提出了20余项优化措施,累计为企业创造效益6000余万元。
2022年,刘劲松获评“中华技能大奖”,成为中国石化炼化企业首位“工人院士”。
向世界展示“双奥之企”的职工风采
作为中国石化技能大师,刘劲松发挥自身精于加氢工艺的优势,先后参与RLG装置和采用美孚技术的润滑油加氢装置开工,并赴上海石化、高桥石化等炼化企业进行指导,累计指导系统内临氢装置开、停工21次。
2020年,中国石化党组决定恢复五大润滑油基础油生产基地,接到指令后,刘劲松带领工作室成员投入到紧张的准备工作中。他克服关键岗位人员不足和贵金属催化剂使用经验缺乏等困难,通过全面细致的培训、查阅大量资料和编制开工方案,为装置顺利开工奠定了坚实基础。
同年,刘劲松带领工作室成员指导中国石化与北京冬奥会官方战略合作项目——燕山石化氢气新能源装置,实现一次开车成功。他还积极参与京标6B油品质量升级工作,保障京标6B油品按时供应北京市场,为改善北京大气质量作出贡献,兑现对国际奥组委的承诺。
2022 年,北京冬奥会成功举办,刘劲松成为第86棒冬奥火炬手,向世界展示“双奥之企”的职工风采。
从“一枝独秀”到“满园春色”
刘劲松全方位培养加氢领域的后备人才,坚持“为企业育人才,为石化育英才”。
7年来,他带领工作室成员累计授课3800余人次,培养了一大批加氢领域的技术、技能人才,他们有的成长为主操和班长,有的成长为中基层领导和专业技术人员,有的拿到全国加氢裂化技能竞赛金牌,成为行业发展的中流砥柱。
劲松植沃土,立地擎天秀。29年来,刘劲松始终投身石化一线,向下扎根,向上生长,用赤诚的热爱成就不凡的人生,用无悔的奋斗成就非凡的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