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石化新闻网欢迎您!

中原油田 史大海

来源:中国石化报 石化新闻联播 中国石化报微信公众号 时间:2025-04-29 09:14

史大海,中原油田勘探开发研究院勘探目标评价与井位部署方向专家,高级工程师。他深耕油气勘探领域,带领团队扎实开展探区区带评价及油气富集规律再认识,攻克中原探区“三新”领域油气规模增储难题,攻关形成多项关键技术,发表论文8篇,申请国家发明专利4项,获中国石化油气勘探发现奖6项。先后获得河南省劳动模范、中国石化闵恩泽青年科技人才奖等荣誉。

坚守初心使命,勇做勘探攻坚“破冰者”

面对勘探程度极低、资料匮乏、地质认识薄弱的银额盆地“处女地”,史大海毫不畏惧。他带领团队深入内蒙古巴丹吉林沙漠腹地开展地质考察,累计行程超过2万公里,实测剖面32条,分析样品4000余块,系统梳理地层构造特征与油气勘探潜力,为后续勘探打下了坚实理论基础。

2016年,他部署实施的拐参1井试获高产油气流,日产原油51.67立方米、天然气7290立方米,上报预测石油地质储量2684万吨、天然气地质储量48.87亿立方米。次年,拐6井再次在基底发现缝洞型油气藏,试油获日产油211立方米、天然气10.7万立方米的高产工业油气流,累计新增储量7321万吨,发现了拐子湖油田,使银额盆地成为中原油田增储上产主阵地。

创新驱动发展,智获破解地质难题“金钥匙”

史大海始终坚持科技引领,勇于创新。他通过细致的钻井资料梳理和实地调查,明确银额盆地主力与潜力勘探方向,指出岩性、构造、潜山、页岩、煤系等多类油气藏的不同开发价值,提出“立足优质源岩动中找静、围绕两类储层近源勘探”的创新理念,为后续勘探提供了清晰路径。

他不仅推动了银额盆地的重大突破,也为川东北、华北等多地探区提供方法支撑。针对东濮凹陷资源认知程度低的挑战,他转变研究思路,围绕“油从哪里来、油装在哪里、油到哪里找”三个问题进行系统攻关,推动“近源、进洼、走深”的精细勘探战略。依托地质工程一体化攻关,建立洼陷带三种富集成藏模式,形成四项关键技术,成功打造三处千万吨级油气增储新阵地,获中国石化油气勘探重大发现特等奖。

胸怀国之大者,甘当能源报国“孺子牛”

史大海把“端牢能源饭碗”的责任化为行动力,把个人理想深植国家战略之中。他在川东北的崇山峻岭、银额盆地的戈壁荒漠默默奉献,风餐露宿、夙夜攻坚,持续攻克地质难题。

他主导编制了多项战略研究规划任务,提出“回顾过去、立足当前、谋划未来”的发展思路,搭建起八大类数据库,明晰增储建产领域,推动新层系、新区带、新领域的重大突破。在人才培养方面,他注重团队建设,带领科研队伍攻坚克难,形成“薄互层岩性油气藏聚集模式及潜力”等技术成果,累计新增探明石油地质储量2734万吨、天然气地质储量782亿立方米,荣获中国石化“油气勘探发现奖”6项。

面对能源转型与勘探挑战,他矢志扎根一线,聚焦新选区、新矿权,深入四川、河南、山西、内蒙古等地调研,编制各类图表近千幅,精准分析油气潜力,新增探采矿权面积2800余平方公里,为油田可持续发展和国家能源安全注入力量。



( 责任编辑:蒋文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