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石化新闻网欢迎您!

福建古雷石化 刘海峰

来源:中国石化报 时间:2025-04-29 09:16

刘海峰,福建古雷石化生产运行部化工三部分部经理,高级工程师。他从事化工装置建设运行工作20余年,曾参与福建古雷石化主要化工装置的设计建设,自主开发的SBS(热塑性弹性体)装置核心顺序控制程序达到行业领先水平,先后组织实施15个装置运行增效项目,参与开发13种聚丙烯新牌号产品,有效增强产品在区域市场的竞争力。2022年被评为福建省重点项目“建设功臣”。

坚守600日夜,结出累累硕果

2017年,海峡两岸最大的陆台合资石化企业——福建古雷石化的百万吨乙烯项目启动,刘海峰成为首批管理技术骨干。从那时起,他便扎根于此,见证着古雷石化从无到有,守护着一套套装置“茁壮成长”。

在诸多装置中,35万吨/年聚丙烯和10万吨/年热塑性弹性体像他的“孩子”。“只要生产有异常,不管是过年过节、还是半夜三更,他都是亲自‘钉’在现场,忙起来连续十天半个月不回家。他是我们大家学习的榜样!”古雷石化化工三部青年柯博涵感说。

在聚丙烯装置设计阶段,刘海峰带领骨干人员坚守在设计院,在装置三维模型审查阶段累计提出1300余项整改意见,保障了装置安稳、优质运行。

10万吨/年热塑性弹性体是福建省首套,多项工程设计工作没有参考,其中,间歇聚合反应顺控程序最难攻克。在引进受限的情况下,刘海峰带领团队仅用3个多月时间就完成了顺控程序调整,并交付工程设计院编制程序逻辑图。2021年10月,热塑性弹性体装置第一次成功实现顺控程序半自动投用,刘海峰与团队600多个日夜的坚守、上百场的技术讨论,终于结出累累硕果。

攻克难题 打造新品 服务市场

装置投产后,刘海峰带领团队密切关注生产与产品优化。针对热塑性弹性体装置黄指超标的问题,他与工艺专利商、同行装置、原料供应商等联系沟通,对比分析各项差异,从原料收储、生产流程、化验分析等方面进行攻克,最终在一个多月内解决胶粒黄指偏高等重大难题。

在此过程中,团队还形成一套优化助剂环烷油收料方式,以及提升工艺操作的方法,保障了产品质量稳定,为区域下游石化衍生行业提供了优质化工原料。面对严峻的聚烯烃固体产品市场竞争,刘海峰牵头组织技术骨干成立了新产品开发小组,收集客户需求,打造定制化、差异化产品,先后通过技术攻关开发了PPH-MN70、PPR-MT25、SBS-4312、SBS-4303等13种新牌号,投放市场后得到良好反馈。

保安全,降能耗,一刻不能放松

进厂至今,从主管、副经理、分部经理,刘海峰的工作越来越繁杂,但无论多忙,他每周二、周四都会亲自带队开展安全观察,检查管辖区域内的设备,观察仪表参数,倾听机器运转的声音。一旦发现问题,无论多棘手,他都一抓到底。

“有问题一定要解决,不然就是个风险隐患,不完成不放心。”刘海峰眼里容不得沙子。近年来,化工三部通过安全观察及重大危险源隐患排查等,累计发现各类问题1900余项,实现连续4年安全生产无事故。

为优化装置运行,刘海峰先后组织实施15项减亏增效项目,创效累计超3000万元。通过优化催化氧化炉催化剂酸洗操作、降低更换频率控制成本、优化切换牌号喷胶间隔等方式,刘海峰与团队降低了蒸汽和循环水等资源的消耗,热塑性弹性体装置能耗位列中国石化全系统第二、溶剂单耗位列中国石化全系统第一,成为行业标杆。

未来,刘海峰还要带领团队积极探索环保新技术与绿色生产方式,努力降低生产过程中的污染排放与能源消耗。

( 责任编辑:蒋文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