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石化报 时间:2025-06-26 08:05
以“两个企业”建设为主线,以科技创新为引领,加快推进以传统油气技术服务产业为基本盘、以数字产业和新能源产业为增长极的“一体两翼”产业布局,巩固拓展“第一增长曲线”,加快开辟“第二增长曲线”。
潘 军
作为国务院国资委创建世界一流专业领军示范企业和科改企业,经纬公司深刻把握新质生产力赋能高质量发展的丰富内涵,深入贯彻落实集团公司工作会议精神,以“两个企业”建设为主线,以科技创新为引领,加快推进以传统油气技术服务产业为基本盘、以数字产业和新能源产业为增长极的“一体两翼”产业布局,巩固拓展“第一增长曲线”,加快开辟“第二增长曲线”。
坚持数智赋能,推动传统产业迭代升级,筑牢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基本盘。顺应数字化革命浪潮,深度融合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不断提升传统产业“含智量、含新量、含金量”。优化科技创新方向,坚持沿着传统产业升级方向布局创新链条,着力推动测井专业迈向随钻化、无源化、成像化、远程化,录井专业回归地质研究、高度数字化智能化、与工程强关联,定向专业趋向智能导控、井眼轨迹空间优化,切实打破产业升级中的技术堵点。重构生产组织模式,着力攻坚远程测控,打造远程测井、录井、定向等五大远程作业场景,组建百人云端专家、百支远程作业队伍,形成跨专业协同、跨层级联动、跨区域支撑的新型组织模式,大幅提升资源配置效率与管理效率。革新现场作业模式,大力发展随钻测井,丰富多参数随钻成像测井技术体系,大幅提升决策和施工效率。强化数据智能驱动,全面推广科学钻井,与油气分公司共建5个钻井优化中心,建立地质力学、工程力学、水力学等数字模型,实现井下异常精准预警、钻井参数智能优化,提升平均机械钻速,降低复杂故障率,推动石油工程从经验驱动向数据驱动转变。
坚持创新驱动,加速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壮大,打造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增长极。聚焦新能源、数字化、国际化三大方向,以跨界融合激发新动能,以技术攻坚塑造新优势,以全球视野开拓新市场,形成多轮驱动、梯次跃升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格局。全面做大新能源产业,聚焦地热、氢能、储能等热点领域,积极推进储气库、CCUS/CCS等技术研发与应用,拓展金属、非金属矿场、工程地质等业务领域,加快构建油气主导、多能互补的技术服务产业体系。全力做强数字化产业,发挥年服务4000余口井、数亿条实时地质工程数据的优势,着力建设石油工程数据中心,构建微米(纳米)级数字岩芯、数字井筒、透明储层,迭代地质导向、钻井优化、智能穿戴等技术装备,打造数字技术与石油工业深度融合的新范式。全力拓展海外市场新空间,加快补齐技术短板、突破行业壁垒,不断提升专业化服务能力,构建覆盖全球主要油气产区的市场网络,培育形成石油工程领域国际竞争新优势。
坚持改革增能,打破产业转型升级堵点,激活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动力源。针对要素配置低效、活力动能不足等产业转型瓶颈,全面推进市场化改革,全面破除束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堵点卡点。构建现代企业治理体系。坚持将党的领导融入公司治理,着力构建定位准确、权责衔接、有效制衡的治理体系,充分发挥党委“把管保”作用,确保产业转型升级各项决策部署落实落地。深化科技体制机制改革。推行重点科研项目“揭榜挂帅”,营造“谁有本事谁上”的浓厚氛围。完善科研成果评价机制,探索成果赋权、项目收益分红等中长期激励机制,全面激发队伍创新活力。完善考核激励约束机制。大力推动新型经营责任制提质扩面,组织全员签订“劳动合同+上岗协议”,推行以经济指标为主、人均效能和战略任务指标为辅的经营业绩考核体系,充分激发干部员工干事创业内生动力。优化资源要素配置。大力推进“瘦身健体”,整合优化两级机构,合并基层项目部“同类项”。稳步推进市场优化,将服务主体由“多对一”改为“一对一”,着力解决重复投入、重复建设等问题。
(作者为经纬公司执行董事、党委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