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石化报 时间:2025-10-13 08:10
以高水平科技创新为集团公司迈向产业链中高端注入动能。锚定国家战略需求,筑牢科技支撑根基。引领产业升级方向,塑造转型发展优势。聚焦市场需求导向,打造快速响应体系。充分运用智能化手段提升研发效率,助力构建科研与产业协同的快速响应新体系,为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贡献更大力量。
郭子芳
集团公司年中工作会议明确,要加快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当前,产业转型升级、发展新质生产力迫切需要高质量科技供给。未来五年,能源化工行业将进入深度调整期,石油石化行业竞争加剧,集团公司正处于动能接续、产业跃升的关键节点,发展新质生产力是必然战略抉择。作为集团公司化工材料领域科技创新的中坚力量,北化院将围绕三个能力提升方向,以高水平科技创新为集团公司迈向产业链中高端注入动能。
锚定国家战略需求,筑牢科技支撑根基。服务国家战略是北化院科技创新的根本导向,也是央企科研机构的使命担当。北化院将进一步扛稳国家战略科技力量职责,聚焦国家重大战略部署,推进国家重大专项技术攻关,统筹化工新材料领域原创技术策源地建设,突破化工新材料、电子化学品、工业软件等核心技术瓶颈,为保障国家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筑牢技术屏障。以增强核心功能为牵引,推动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可控,促进自主知识产权成套技术落地转化,提升国家战略需求技术保障能力;以提升核心竞争力为抓手,践行低成本、差异化、高价值发展路径,做深“基础+高端”文章,为国家战略产业提供高质量技术供给;以提升原始创新能力为根基,加大基础研究投入,探索交叉与前沿学科,提升基础理论研究能力,加快技术创新和原创技术突破,为服务国家战略提供持续创新动力。
引领产业升级方向,塑造转型发展优势。科技创新是产业升级核心引擎,技术革新是转型发展关键支撑。北化院将深化创新链与产业链融合,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一方面,推进北化院“双链”融合技术研发与化工新材料“十大产品”攻关,构建市场化创新体系,提升一体化解决复杂问题能力;另一方面,加快降本增效技术攻关,推广节能降耗技术与降成本催化剂,助力化工板块夯实发展基础。在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上,将立足产业趋势,推进医卫材料、汽车轻量化材料、工程塑料等高端材料技术开发,加快废旧高分子资源化及新能源材料、光电材料工业化转化,提升新兴产业技术落地创效能力。为抢占未来产业先机,将主动布局机器人、低空飞行器、生命大健康等前沿领域,组建团队攻关核心技术;结合产业趋势,探索新技术与化工产业融合路径,推动技术跨界应用,助力产业从传统化工向“传统化工+新兴领域”转型,为集团公司高质量发展与行业转型升级贡献力量。
聚焦市场需求导向,打造快速响应体系。市场是检验科技创新价值的最终标准,客户需求是研发创新的核心动力。北化院将坚守“以客户为中心”理念,把市场需求贯穿研发全流程,构建高效协同的响应机制。一方面,着力健全创新链与产业链融合机制,推动研发团队贴近市场,实时捕捉行业趋势、客户痛点及潜在需求,确保研发与市场需求同频共振;另一方面,借鉴民企“敏捷创新”经验,加快产品优化迭代,让技术成果快速适配市场变化,解决客户急难愁盼问题,提升客户满意度与市场竞争力。持续优化转化服务体系,加速成果价值落地。完善中长期激励政策,建立科研人员收入与创新成果、转化成效的联动机制,提高转化效益提成比例,调动创新积极性,推动成果快速转化;积极打造专家型技术服务队伍,为客户提供一体化解决方案,在服务中收集反馈反哺研发,形成“市场—研发—市场”良性循环,提升市场需求快速响应能力。
此外,北化院将充分运用智能化手段提升研发效率,持续推进AI4S(AI for Science)智能场景建设,发挥聚酰亚胺材料智能化设计平台示范作用,打造“人工智能+科研”新范式,3至5年基本建成涵盖全院主要研发领域的智能化研发平台,以科研新范式大幅缩短技术创新周期,快速提升研发能力,助力构建科研与产业协同的快速响应新体系,为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贡献更大力量。
(作者为北京化工研究院副院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