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石化新闻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首页 > 领导干部论坛

王敏生:全力攻关关键核心技术 锻造石油工程硬实力

来源:中国石化报 时间:2025-10-13 08:09

全力攻关石油工程领域关键核心技术,构建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石油工程技术体系。坚持创新引领,提升服务国家战略需求能力。坚持差异特色,提升引领产业转型升级能力。坚持数智赋能,提升快速响应市场需求能力。坚持改革夯基,提升保障促进双创融合能力。坚持党建护航,提升引领保障高质量发展能力。    

王敏生

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深入贯彻落实集团公司年中工作会议部署,聚焦“一部两中心”职责,全力攻关石油工程领域关键核心技术,补强产业链短板弱项,以差异化创新、数智化赋能,努力构建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石油工程技术体系,确保“十四五”圆满收官,全力支撑保障上游高质量发展。

坚持创新引领,提升服务国家战略需求能力。以科技创新为核心驱动力,引领产业升级、突破技术瓶颈。积极服务国家战略需求,承担国家重大专项、重点研发计划、自然科学基金、工信部、中国科学院等项目(课题、专题)30余项,聚焦超高温超高压井筒工作液体系、高温高速随钻测量仪器、复杂储层改造关键技术等持续攻关,以核心技术迭代升级筑牢自主创新根基。大力加强应用性基础研究,围绕“两深一非一老”不断完善勘探开发工程理论技术体系,重点揭示缝洞型油藏泡沫驱、特深白云岩崩塌等机理,持续深化岩石力学、油田化学剂等领域基础研究,为油气勘探开发向万米深层挺进提供石油工程技术支撑。

坚持差异特色,提升引领产业转型升级能力。立足“一部两中心”职责,差异化开辟新赛道,以特色优势技术赋能发展。打造远程作业支持新模式,坚持科研生产一体化、地质工程一体化,高标准建成远程支持决策中心(RTOC),组建地质工程一体化、“科学+生产”专家支持团队,为86口集团公司重点井提供钻井、压裂支持,提升复杂工况下的快速响应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定制化技术组合支撑油气增储上产,强化靠前支持、协同作战,围绕产业链布局创新链,加快成果产业化步伐,持续推动核心技术转化应用,支撑集团公司涪陵、西北和华东示范区高质量建设,推动石油工程行业提质增效和转型升级。

坚持数智赋能,提升快速响应市场需求能力。聚焦现有技术产业化,将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深度融入石油工程应用场景。打造“人工智能+科研”新范式,统筹推进AI4S(AI for Science)、AI4E(AI for Engineering)、AI4M(AI for Manufacture)领域7个高价值场景应用落地,支撑石油工程智能转型。加快打通“钻井—固井—压裂”“一件事”全链条L3技术体系,强化智能钻井、智能压裂等石油工程领域智能技术攻关,力争打造示范标杆。智能钻井决策系统突破钻井秒级交互实时优化瓶颈,在胜利济阳页岩油国家级示范区完成8口井集成应用,实现L2级实时智能决策,持续推进L3级自主智能决策试验。智能压裂设计与决策系统实现裂缝动态可视化和提前300秒砂堵实时预警。

坚持改革夯基,提升保障促进双创融合能力。统筹推进国有企业改革深化提升行动和对标世界一流企业价值创造行动,激发改革活力,有效提升管理效能。强化有组织科研,加强科研学风和工作作风建设,推进IPD变革实践,系统化、规范化“一体双量三算三度四化”精益管理体系,完成API Q1认证,推动研发管理向项目、技术和产品管理转变。完善考核评价体系和薪酬激励机制,引导科研资源向价值创造聚焦,薪酬激励向产出重大成果倾斜,进一步激发创新创效活力,着力破解“高水平大锅饭”问题,营造潜心攻关、追求卓越的创新环境。

坚持党建护航,提升引领保障高质量发展能力。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研讨落实“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等决策部署。瞄准“高精尖缺”补齐人才链短板,建立高层次领军专家队伍。抓实人才培养锻炼,持续实施“百舸千帆”“卓杰计划”,构建人才发展良好格局。推动党建与科研深度融合,以高质量党建引领世界一流研究院建设,为保障国家能源安全、推进石油工程科技进步提供坚强支撑。

(作者为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院长、党委副书记)

( 责任编辑:刘小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