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行业  人物  企业  生活  English 
 
 
  石化要闻  |  国际  |  海外  |  人物  |  观察  |  图片
高层动态  |  国内  |  责任  |  言论  |  专题  |  视频
     
 
   您的位置: 新闻频道 >>> 石化要闻
 

扬子石化塑料专用料打破垄断替代进口

2018-01-24     来源:中国石化新闻网
石化新闻

    扬子石化塑料新产品始终以“开发一代,生产一代,储备一代”为宗旨,坚持差别化、系列化,精细化的产品战略,培育拳头产品,建立品牌优势,在替代进口方面成效卓著,锂电池隔膜料等产品实现国内首创,填补了国内空白。

    锂电池隔膜料的开发打破国外垄断

    锂离子电池作为未来电动汽车、电动自行车、手机、电脑的重要配件,有着非常广阔的发展前景。而隔膜是锂离子电池四大材料之一,我国锂电池隔膜行业正处于高速发展的阶段。然而,受技术水平限制,目前国内隔膜企业所用原料还只能依靠进口,导致进口料产品价格居高不下。

    为此,扬子石化开始了锂离子电池隔膜用特高分子量聚乙烯专用树脂的研发。经过技术攻关,扬子石化解决了专用催化剂的性能优化、颗粒及形态控制、产品指标波动大等难题,2017年,实现了隔膜专用料的首次工业化试生产,填补了国内空白,成为国内首家成功开发锂电池隔膜料的生产企业,打破了这一行业完全依靠进口的局面。

    目前,扬子石化研究院与某隔膜厂家洽谈并达成了合作开发意向,现相关工作正在顺利开展。

    三高系列产品替代进口

    扬子石化开发的高结晶、高流动、高模量(简称三高)系列产品成功替代韩国SK公司塑料牌号,经过分析检测,产品性能完全达到进口产品指标。

    科研人员在不断改进工艺和助剂的基础上,不断完善产品的性能,以适应市场需求,2018年1月20日成功进行了第六次工业化生产。

    这种材料可应用于新能源汽车放置电池托架的底盘,还可以用于海上油田的输油管道外敷材料,同时在汽车内外饰上也有广泛的用途,可以在保持同等强度的基础上,减轻材料重量,达到节能环保的目的。

    氯化聚乙烯媲美进口

    作为PVC塑料优良的抗冲击改性剂和综合性能良好的合成橡胶产品,氯化聚乙烯(CPE)产品有着极为广泛的应用领域,但是长期以来却几乎被国外公司垄断,国内市场奇缺,价格高昂,即便如此,许多小客户受制于国外企业,还很难拿到货。

    扬子石化研究院氯化聚乙烯专用料研发团队,经过10年的科技攻关,取得了骄人的成绩。

    自从2007年开发出首个CPE专用料牌号YEC-5505T以来,目前, 扬子石化开发的氯化聚乙烯用系列产品不仅覆盖了氯化聚乙烯用专用树脂A型、B型、C型的全系列产品,还开发了YEC-5505T、YEC-5305T等11个牌号的高、中、低端产品,尤其在B型料和C型料方面,实现了完全替代进口,产品的性能可以媲美甚至超过进口,创造了扬子氯化聚乙烯用系列产品市场占有率世界第一的奇迹,不仅创造了可观的经济效益,还打出了中国石化的国有品牌,扬子石化成为中国石化氯化聚乙烯生产示范基地,也是国内最大的氯化聚乙烯用专用树脂生产基地。

    (陶炎 卞海珠)


延伸阅读
 
 
<返回频道首页>
 
 
   石化要闻
· 河南油田矿权流转区块基础研究有进展
· 化销华东去年累计节约财务费用超亿元
· 沧州炼化重整项目多举措优化冬季施工
· 化销华南IBC专用料年销突破2.5万吨
· 贵州石油HSSE系列讲座强化安全引领力
· 巴陵石化产品出口“一带一路”国家地区
· 胜利油田明确发展方向及2018年重点工作
· 销售华北经营性物流全年节费2.85亿元
   图片新闻
河南油田爱心协会把腊八粥送给小区居民、环卫工人 十建中韩石化项目荣获“样板工程”称号
雪中接力抢换掺水管线200余米 齐鲁石化技术咨询受欢迎
   高层动态
· 戴厚良会见巴西矿能部部长
· 蒋亮平赴山西石油调研
· 刘中云到新星公司、川气东送管道调研
· 戴厚良会见卡塔尔石油公司客人
   行业·国际
· 2018年全球钾肥价格将继续稳步复苏
· 法国巴黎银行:供应反弹或中止油价反弹步伐
· 沙特推动欧佩克减产努力维持至2019年
· PAA将新建二叠纪盆地输油管线
· 炼油利润骤降令油价涨势前景堪忧
· 分析师预期上周美国原油库存减少190万桶
· 伊拉克与Orion签署天然气协议
· 沙特推动欧佩克减产努力维持至2019年
   行业·国内
· 油气改革“施工高潮期” 管网细则或上半年出
· 今年可燃冰产业化进程将提速
· 中国海油牵头建设天然气水合物国家重点实验室
· 百川能源拟35亿元投建LNG接收站
· 2017年中俄原油管道输油达1650万吨
· 中国携印尼打造“亚太油气合作区”
· 我国海外油气合作机遇和风险并存
· 发改委:天然气供应保障取得阶段性成效
 
 
 
 报社简介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广告服务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996322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3542号   广电节目经营许可证(广媒)字第180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459号
 京ICP备 10210212号-7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18号   本网常年法律顾问 北京维京律师事务所 孙连钟律师 高天玉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