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8-02-01 来源:中国石化新闻网 |
![]() |
![]() |
石化新闻![]() |
中国石化新闻网讯 1月17日,浙江石油微信号一篇题为《枣子丰收了,爷爷却哭了,2000万斤黄河滩枣走不出大山,易捷到家与您一起帮助陕北枣农!》的文章引来10万+的关注,公司干部员工带头购买推广,职工积极踊跃参与,兄弟公司第一时间伸出援手,微信粉丝纷纷献出自己的爱心,支持这一公益事件。 陕西省清涧县是世界红枣原产中心之一,植枣历史3000年以上,被国家农业部等六部委命名为“中国红枣之乡”。然而,因来往当地的交通十分不便,加之销售渠道单一,导致2000万斤红枣无人问津。严重影响了枣农特别是以红枣为主要经济来源的贫困户的收入,使得他们原本清苦的生活变得更加艰难。 2018年1月3日,浙江石油从名为“追梦自然”的微信公众号获悉了该情况。枣农的情况,枣子的销路,令他们十分着急。于是,浙江石油主动联系当地农村合作社,马上安排“易捷到家”团队人员从浙江杭州启程,历经12个小时,转乘“飞机—火车—汽车”,来到了清涧县,希望能通过合作的方式,把农户的优质红枣带出山去。 接待“易捷到家”团队人员的是一位70岁出头的老人,名叫白如祥。他是清涧红枣的创始人。老人告诉他们,黄土高坡干旱贫瘠,只能种枣树,但是这几年行情不好,枣子没人要,至今还有一多半挂在树上,收回来的枣子,到现在一颗也没有卖出去,一家人的柴米油盐,都指望着这些枣子。说到枣子丰收,仍无销路的时候,这位历经沧桑的老人忍不住失声痛哭。 黄土高坡上,破旧的窑洞,年迈的老人,孤独的孩子。在深山中,很多家庭至今用牛车作为交通工具。很多行动不便的老人,一年去赶集一次,买回这一年内所需的盐和醋。几乎每一餐都是清汤面。孩子们穿的衣服缝了又补,还是舍不得扔掉。村中的生活环境,每一处都撞击着“易捷到家”团队人员的心灵。山村外的世界已经繁华发展得如此幸福,可山沟沟里的含辛茹苦、辛勤劳作却换不来应有的温饱。 浙江石油可以力所能及的,就是尽快帮当地枣农解决销路问题。为了减少商品运输和铺货时间,让枣农们彻底过一个好年,浙江石油放弃了直接引入门店的设想,而是决定依托自营的“易捷到家”在线商城,运用专业的“互联网+农业电商”的方法,把枣子拿到网上卖,顾客下单后,枣子直接从当地发货。 浙江石油安排“易捷到家”团队奔波于政府、枣厂之间,与枣厂签订收购协议,以高于往年几成的价格收购红枣。同时,本着对食品品质的高要求,“易捷到家”团队还在当地建立好红枣的筛选机制,安排20人筛选红枣,把好质量关,确保发货的每一颗都是精挑细选的优质大枣。 1月17日,浙江石油利用官方微信公众号的强大影响力,发布推文《枣子丰收了,爷爷却哭了,2000万斤黄河滩枣走不出大山,易捷到家与您一起帮助陕北枣农!》,号召700万粉丝携起手来,关心、帮助这些以枣为生的贫困户。 推文发布后,公司干部员工带头购买,将链接分享给身边的同事、好友,职工们积极踊跃参与,微信粉丝们也纷纷奉献自己的爱心,还引起了兄弟公司及集团公司的高度关注。1月18日,中国石化集团微信公众号立即对该推文进行转发,感召其他省市的爱心人士一起参与进来。河北、河南等地的兄弟公司得知情况后,第一时间打款采购,伸出援手。同日,中新网记者通过联系“易捷到家”驻扎在清涧的工作人员,对该助农活动进行了更深入的采访,报道发布后,很快在网络上形成热点,被新浪网、中国经济网、中金在线等转载,活动影响力进一步扩大。 截至1月底,“爱心扶贫枣”项目得到了石化系统内外共2万人的支持,帮助枣农解决销量14万斤,募得善款近80万元。近期因受雨雪天气的影响,加之快递即将停运,浙江石油已暂停了线上助农活动,但对于枣农的支持并不会就此结束,后续仍将通过一系列的合作,继续践行央企的社会责任。(谢琳伟 舒志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