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行业  人物  企业  生活  English 
 
 
  石化要闻  |  国际  |  海外  |  人物  |  观察  |  图片
高层动态  |  国内  |  责任  |  言论  |  专题  |  视频
     
 
   您的位置: 新闻频道 >>> 石化要闻
 

央视《加油中国》摄制组来仪化拍摄

2018-06-29     来源:中国石化新闻网
石化新闻

中国石化新闻网讯 6月26日至27日,中央电视台中文国际频道《加油中国》专题片摄制组一行4人来仪征化纤现场拍摄第二集《“的确良”中国造》(暂定),从 “的确良”故事切入,讲述改革开放40年老百姓衣着的变化,记录仪征化纤建厂40周年奋斗的足迹。

依据传统的生产模式,中国人的穿衣问题,基本上是靠种植棉花取得原料,再辅以缫丝和毛纺。这种以天然纤维为主要原料的传统生产模式,不仅造成了“粮棉争地”的矛盾,同时也使我国与世界现代化纤工业的差距越拉越大。

20世纪70年代前,中国的纺织品全部靠棉、麻、丝等天然纤维,要和粮食争地,有限的土地资源要解决吃饭问题,又要解决穿衣问题,不堪重负。

石油可以造“棉花”。上个世纪70年代初,周恩来总理提出了“轻工重点抓纺织,纺织重点抓化纤”,这是把发展纺织工业的重点放到发展化纤工业上来的一次重大战略转移。中国化纤工业开始由煤化工、乙炔为主要原料生产维尼纶,转入以石油、天然气为主要原料生产涤纶、锦纶、腈纶、维尼纶等合成纤维的新时代。

在化学纤维中,涤纶是一个重要品种,以聚酯为原料经熔断纺丝及后加工所制成的纤维,是我国对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纤维的简称,亦称聚酯纤维。涤纶的英文:polyeste,又称特丽纶,美国人又称它为“达克纶”。当它在香港市场上出现时,人们根据广东话把它译为“的确凉”或“的确良”(凉,良粤语同音),大意为“确实凉快”。那时多数人都穿打补丁的衣服,纺织原料仍以棉麻天然纤维为主,化纤面料是紧俏的产品,因其挺括耐穿且可以免烫,上世纪70年代,深受老百姓青睐,一件难求,风行一时。

服装是一种记忆,是一种语言,是历史的一面镜子。改革开放40年,老百姓的衣着,实现了从“短缺”到“过剩”、从“一衣多季”到“一季多衣”、从“单调统一”到“色彩缤纷”、从“时尚潮流”到“彰显个性”,衣着的变化折射了时代的变化,记录了仪征化纤40年奋斗的足迹。(翟瑞龙)


延伸阅读
 
 
<返回频道首页>
 
 
   石化要闻
· 燕化储运厂获评全国“安康杯”竞赛优胜集体
· 胜利东营北带西段砂砾岩体油藏勘探再获突破
· 上海石化全消光腈纶新品打破国外垄断
· 燕山石化进步QC小组获推荐国优小组资格
· 国内最大宽馏分煤焦油精制装置建成投产
· 四建启动2018年业务竞赛暨焊工职业技能竞赛
· 茂名石化:深入开展“四大革命”宣讲 全力打造...
· 湖北化肥公司 “三供一业”分离移交完成协议签订
   图片新闻
元坝应急救援中心参加酸气管线硫化氢泄漏应急演练 普光气田第一口开发调整井开钻
华东液碳开展“安全生产月”宣誓签名活动 天津石化柴油首次出口澳大利亚
   高层动态
· 李云鹏与延布炼厂沙特籍优秀员工座谈
· 戴厚良会见俄罗斯诺瓦泰克公司客人
· 刘中云会见美国康菲公司客人
· 凌逸群会见CVC私募股权公司客人
   行业·国际
· 通用电气推企业“彻底”改组 宣布剥离业务部门
· 埃克森美孚将投资数十亿美元扩建新加坡炼油厂
· 波兰PGNiG与两美国公司签署LNG长供协议
· 埃尼在安哥拉深海发现3亿桶原油储量
· 道达尔加蓬公司石油工人威胁进行罢工
· 壳牌退出伊拉克马吉努大油田
· IEA:中国将会推动全球天然气消费年增1.6%
· 去年全球天然气进口总量的72.5%来自东亚地区
   行业·国内
· 央企整合扎实推进 能源将是下一阶段重组亮点
· 大庆油田今年海外权益产量有望突破600万吨
· 中国超过日本成为全球最大LNG进口国
· 天然气未来30年需求增长最快
· 院士聚焦新时代能源需求与生态修复
· 我国开发“第二油田”拓宽油气供应新渠道
· 我国南海首个深水自营千亿方级大气田正式开发
· 国家发改委:做好迎峰度夏期间煤电油气运保障
 
 
 
 报社简介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广告服务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996322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3542号   广电节目经营许可证(广媒)字第180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459号
 京ICP备 10210212号-7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18号   本网常年法律顾问 北京维京律师事务所 孙连钟律师 高天玉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