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8-10-31 来源:中国石化新闻网 |
![]() |
![]() |
石化新闻![]() |
中国石化新闻网讯 近年来,中原工程公司牢固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没有人才、一切归零”理念,始终坚持把高精尖缺人才和高素质员工队伍建设当作第一要务,以提升人才效能为目标,以导师带徒为抓手,结对子、领路子、开方子、压担子、搭台子,全力推进人才强企,建设一支忠诚中原工程事业、矢志创新创效的优秀人才队伍,为建成世界一流石油工程技术服务公司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和智力保障。 “结对子”:导师一路同行 “本来想着自己有扎实的理论功底,搞现场技术工作应该不在话下,但事实远非想象的那么简单。如果没有导师的结对同行,我肯定不会这么快上手的。”2016年毕业的研究生李世豪谈起“结对子”时发出这样的感叹。为解决像小李这样既渴望在工作岗位上一展身手、施展才华,却又时常会感到迷茫而无从下手的问题,公司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科学规划,开展青年人才队伍建设专题调研,摸清现状,将35岁及以下青年专业技术人才和近3年参加工作的技能人才纳入培养范围,认真制定青年人才培养工作安排意见,狠抓导师带徒,做实结对帮扶,建立健全1000多人规模、涵盖不同专业的青年人才导师库,采取一带一、一带多的方式,协商自愿、双向选择确定师徒关系,签订协议,明晰师徒权利义务,建立领导干部与青年人才联系制度,定期对师徒进行综合评价,对表现突出的师徒,每月分别给予绩效奖励,切实激发导师传帮带、徒弟比赶超的热情。 “领路子”:指引前行方向 经验丰富的导师是青年员工职业成长之路的“领路人”。对于有发展潜力的青年人才,坚持一人一策、因材施教、分类管理,根据个人发展意愿、专业特长、年龄梯次等,将培养对象划分为三个层次,将工作经验比较丰富,能够运用专业知识解决较为复杂问题的,确定为第一层次培养对象;有一定的工作经验,能够运用专业知识解决一般问题的,确定为第二层次培养对象;新入职及能力偏弱的,纳入第三层次培养。第一层次培养对象由公司和所在单位共同培养,第二、三层次由所在单位培养。一公司主任师张联波在给班组长培训班授课时说:“通过创新导师带徒方式,实行集中“育苗”、分级管理,切实为每一位青年量身定做差异化、个性化的培养计划,从而有选择、有重点地进行培养锻炼。”导师的引领和针对性的培训使青年员工能够迅速了解自身优势,找准自身定位,明确发展方向,健步踏上实现“两个发展”的圆梦之路。 “开方子”:助力梦想开花 路子既明,信心更足。如何更好地帮助青年立足岗位、发挥专长、建功立业,导师们像中医一样,望闻问切,为青年开出“圆梦妙方”。对于近几年参加工作的各类青年人才, 明确培养重点,对第一层次培养对象,重在“传道”,着力提升解决难题、研究攻关的能力;对第二层次培养对象,重在“授业”,着力提高制定方案、分析问题的能力;对第三层次培养对象,重在“解惑”,着力提高处理一般性技术技能等问题能力。导师们通过日常传授、专题讲解、随同调研等方式,在具体实践中躬身示范,一对一、手把手地传经送宝,帮助青年尽快熟悉工作,掌握要领。“导师不厌其烦地为我讲解如何组合钻具、如何提前预判井下复杂,微蹙眉头、谆谆教诲的神情总是让我难忘。”钻井二公司技术发展中心青年骨干魏光玉谈起导师现场指导自己工作时,感激之情溢于言表。 “压担子”:提升履职能力 “宰相必起于州郡,猛将必发于卒伍。”青年人才要想大有作为,基层锻炼必不可少。要坚持把青年人才培养重心放到基层一线,在改革发展的主战场、创新创效的第一线 “唱主角”。公司针对青年人才入职时间短,现场经验相对缺乏的实际,通过交任务、压担子,在实践操作中进行考验和锤炼。公司不同区域施工的青年技术人才,在立足岗位干好本职工作的同时,另外将公司征集的现场难题按区域按类型分配到每一个人,真正“逼”他们想办法、动脑筋,在解决难题中增长技术水平、积累现场经验。同时,建立年轻干部培养使用的长效机制,组织签订个人目标任务书,量化工作任务,加强动态跟踪管理,帮助年轻干部制定规划、自我成长。“基层的锻炼时间虽然很苦、很累,但我觉得这样的经历很宝贵,在基层担任技术员期间,我对生产流程现场有了全面的认识,让我体会了与一线员工在一起工作中,他们不屈不挠的意志力和团队协作的凝聚力,为我现在从事技术主管积累了宝贵的经验。”2010年参加工作的大学生汤分周这样说。 “搭台子”:展现青春才华 有才,还需有展现的舞台。给各类人才创造更多的展示自身才华的机会,一直是公司人才工作的指导思想之一。为此,公司多措并举,通过举办“专家论坛”和“拔尖技能人才月度座谈”,组织技能创新成果展评、青年面对面谈心交流会、寻找身边的铁军青年,实施选派优秀青年人才参加上级举办的各类能力提升培训和业务知识竞赛, 同时积极利用优秀人才、技术能手、突贡专家、政府特殊津贴等人才选拔机制和平台,培养并推荐大批优秀的技术技能人才。坚持创新思维,紧扣“互联网+”需要,开发“铁军e学堂”APP,建立互联网带徒平台,实现“导师带徒”资源共享,互相学习、互相借鉴,形成导师带徒“众教众学”局面;大力鼓励和支持跨区域跨单位的师徒交流和技术攻关,打破区域界限,加强交流,互帮互促、互联互通,打造导师带徒“众联众促”空间。通过搭建平台、创新载体, 努力增进广大青年人才脚踏实地、奋斗成才的决心,有效激发各类青年人才立足岗位提素质、创先争优做贡献的热情。(杨程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