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8-12-11 来源:中国石化新闻网 |
![]() |
![]() |
石化新闻![]() |
中国石化新闻网讯 “是妇女工作部的同志开导我,让我参加技能培训,我才认识到自己以前做得不对。要不是他们,我到现在也不知道去就业挣钱,以前老的思想真害人。”家住布亚乡巴什昆孜村的佐日古丽汉最近在本村卫星工厂上班了,学会了缝纫活儿,每个月能挣1300多元工资。38岁并带着4个孩子的她,如今觉得日子总算是松了口气、有了盼头。 今年10月,在和田地区召开年度妇女工作大会后,新疆巴州石油驻新疆和田洛浦县布亚乡巴什昆孜村第一书记闾加荣立即带领村委成立“妇女工作部”,制定实施方案,创新设立了“一部五办”(妇女工作部下设:素质提升办、就业服务办、家庭婚姻调节办、困难诉求化解办、安全保障办)工作机制,佐日古丽汉是就业服务办帮助受益的第一人。 “在家靠父母,在外靠丈夫”的传统思想在巴什昆孜村的家庭妇女心中根深蒂固。佐日古丽汉也是典型的代表之一,即使在丈夫被送去参加职业教育,家里断了经济收入的情况下,她也没想过走出家门务工挣钱。家里4个孩子,两个上小学、两个是学前儿童,生计压力巨大的佐日古丽汉干完家务之余依旧是靠着墙根晒太阳,等着政府送“小康”。妇女工作部的同志多次上门苦口婆心地说教,鼓励她做新时代的女性,积极务工,实现“自救”。 “考虑到她的家庭情况,我们专门开会研究,然后多方协调,先解决了她3个孩子的低保问题,再说服她把孩子放在托幼站照看,她则到就近的卫星工厂上班。”被问到佐日古丽汉的情况,闾加荣书记满是欣慰:“妇女就业虽然不易,但是总算走出了第一步。最重要的是佐日古丽汉从思想上已经转变了。扶志,是最关键的一步。” 自妇女工作部成立以来,巴什昆孜村累计组织促进就业宣传教育活动6场,参与960人次,为36名妇女提供就业岗位,实现妇女劳动力转移就业222人;开展婚姻、家庭纠纷调节、心理疏导、志愿服务32次,覆盖132名妇女;收集到妇女困难诉求82条,村级解决了80条,向上级部门反馈了2条。“娘家人”般的贴心支持和鼓励,全面增强了村里妇女群体的自信心,让她们有勇气走出家门,绽放“巾帼之美”。 “在洛浦县特殊的形势环境下,本村是典型的‘三多一少’(老人多、女人多、孩子多,劳动力少),这种情况下,妇女对一个家庭的作用十分重要,解决好妇女问题是保障家庭脱贫和维护稳定的重要抓手,巴什昆孜村走在了全县前列,做好了表率。”地力夏提‧库尔班县长在巴什昆孜村举办的地区党建观摩会上对村委进行了通报表扬。 巴什昆孜村是洛浦县第一个成立妇女工作部的,运营不到一个月,妇女读书室、妇女文体活动中心、妇女专业技能培训班相继开办。地区、县、乡各级政府已组织了4场观摩会,他们来到村里实地看现场、观成效、学经验,并把该村的“一部五办”工作机制在全县推广开来。 2018年对于巴什昆孜村来说,是不平凡的一年。年初建档贫困户130户519人,占全村总人数的35%,如今实现整村脱贫;截止目前,人均收入8879元,较去年同期增加了12.7%。加上道路硬化,电视广播网络、自来水连通到户,建成群众服务中心、村级文化室和卫生室、卫星工厂、托幼站,以及耗资142万元建筑面积720平方米的村委会办公楼,宽敞明亮办公环境、活动场区,给全村干部群众都是极大的鼓励。10月29日,经村级自验、乡级初验、县级复验、地区再次复验,巴什昆孜村已整村退出贫困线,同期还有新疆石油在布亚乡驻点的团结村、库木阿孜玛村、欧吐拉昆孜村,4个村一并进入脱贫序列。 今年,新疆石油投入扶贫资金154.4万,承担起和田地区10个深度贫困村的脱贫攻坚重任。派驻的“访惠聚”驻村队员们,坚持稳定工作与脱贫攻坚并重,持续推进产业扶贫、就业扶贫向纵深发展,着力在农民增收上下功夫。抓种鸽、畜牧等特色养殖,引导规模化;加大转移就业力度,落实扶贫车间等就近就地就业;想方设法落实好脱贫攻坚各项措施,增加农牧民收入;又最大程度的抓好妇女就业、“两托一教”(托幼站、敬老院、子女教育)等问题,保障了社会基础单元的稳定发展。 面对和田地区“一天二两土、白天不够晚上补”的艰苦环境,队员们舍小家顾大家,换来了基层党的组织力不断提升、群众致富意识明显增强、脱贫能力日益提高,美丽乡村雏形逐渐显现,圆满完成了新疆石油本年度的脱贫摘帽任务。(熊厚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