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9-01-28 来源:中国石化新闻网 |
![]() |
![]() |
石化新闻![]() |
中国石化新闻网讯 随着工厂智能化水平的不断升级,在线分析仪作为一项核心科技,有着快速、准确、稳定等显著优点,其在化工装置生产中应用越来越广泛。扬子石化电仪中心加强自主运维管理,积极开展技术攻关,在线分析仪在企业智能化报警、安全环保监测、产品质量控制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在线分析仪实现了自动采集数据,有效替代了人工操作,不仅降低了人工成本,也提高了安全性能。”扬子石化电仪中心分析仪表维护站副站长柳怀年介绍,截至目前,该公司在线分析仪完好率93%,投用率92%,替代率93.77%,在中石化集团公司排名前三。 智能化报警 “新的可燃气报警仪增加了现场声光报警功能,一旦可燃气或有毒气体泄漏,就能发生报警声和炫光,操作人员第一时间就能发现处理!”柳怀年介绍。 近年来,扬子石化电仪中心按照国家安全标准,有计划按步骤对7个生产厂和研究院装置内的可燃气报警仪实施升级换代,截至目前,共计4000多台可燃气报警仪遍布装置区。 分析仪表维护站技术人员细化管理,根据现场报警仪具体使用位置,按装置绘制相关区域报警仪实景分布图,将所有报警点在DCS、ESD、PLC、GDS等系统上编程、组态,并与扬子科信部通力合作,运用数据采集技术,将可燃气报警仪实时监控画面传输至消防监控平台。不仅能让工艺人员在中控室直观、准确、迅速地监控装置可燃、有毒气体报警点具体位置,而且实现了扬子石化可燃气报警仪大数据实时共享。 可燃性、有毒有害气体报警仪能够实时反映装置管线、塔、罐、釜等设备气体泄漏情况,保证了设备、人员安全,然而很多报警仪是按照80年代装置标准设计,随着装置不断扩容和升级改造,报警仪的数量、型号、布局已不能满足现在的装置安全规范要求。 2018年,扬子石化电仪中心下大力气对现场不符合安全标准的可燃有毒气体报警仪实施隐患治理,更新了480台具备声光报警功能的可燃气报警仪,并且在炼油厂主要装置,新增了249台新型可燃气报警仪。 分析仪表维护站员工对数量庞大的可燃气报警系统,每天按时认真巡检,定期校准,确保了仪表精准、可靠,以实际行动密织了一张装置安全防护网。 智能化检测 1月18日,分析仪表维护站副站长柳怀年和职工一起来到炼油厂和芳烃厂装置区的烟气监测小屋,按期检查小屋内烟气监测仪器运行情况是否正常,小屋内的温度、湿度是否合适。 “我们的工业污水、雨水、工业废气、厂界废气都实施了在线监测,数据能够实时传输到市环保局网站,环保异常信息实现了手机推送;一旦发现异常情况,我们能够去现场立即处理,在线监测在环境风险预警防控中发挥了较好的作用!”扬子石化安全环保处处长王哲明介绍说。 守护碧水蓝天,离不开环保分析仪的在线监测。扬子石化高度重视环保分析仪运维管理,尤其是对政府监控的环保分析仪开展专项特护,确保在线环保分析仪精准完好,在线投用率达100%。 目前,扬子石化电仪中心分析仪表维护站对扬子厂区的19个外排口、13个内排口共计32个监测站点,98台在线环保监测分析仪进行日常专业管理。分析仪表维护站技术人员对公司引进的在线环保分析仪设备消化吸收技术,掌握其原理,以便随时应对环保分析仪突发故障,确保环保监测设备数据准确无误。截至目前,扬子公司没有发生一起因环保分析仪测量数据不准造成的环保事故。 分析仪表维护站克服人员少、维护范围广等困难,制定了周密的专项特护方案。建立了有效实用的记录,优化人员安排,紧盯监控环保仪运行情况。委派专人定时巡检,严格按规程定期维护、校准、检定。 智能化分析 长期以来,扬子石化1号丁二烯装置AR-101气相色谱仪运行不稳,不能长周期运行。色谱仪主要用于在线检测丁二烯产品纯度。该色谱仪如果不能投用,就需要质检人员人工取样化验分析,费时费力,且不能实时分析。为此,扬子石化电仪中心开展了技术攻关,成功解决了长期困扰装置产品质量检测的难题。 扬子石化通过加强系统建设,使得目前在线分析仪应用于7个生产厂多套装置。各装置在线分析仪对工艺流程中的化学成分,可以连续自动监视、检测和控制,起到了提高产品产量、降低能耗的作用,装置先进控制水平逐步提升。 扬子石化电仪中心针对在线分析仪结构复杂、技术难度较大等特点,结合电仪设备预防性维修策略以及加强技术攻关等一系列举措,通过实时监控和及时运维,努力提高在线质量控制仪表投用率和人工替代率。 通过一系列有力举措,截至目前,扬子石化在线分析仪完好率93%,投用率92%,替代率93.77%,在总部排名前三名,仅乙烯单元裂解炉色谱仪恢复投用贡献值就达5%。 扬子石化电仪中心并没有满足现状,今年以来,对分析仪表维护站提出了更高要求。在强技术提本领的同时,将进一步增加人才储备,加强外部交流,探索在线分析仪科研发展方向,从体制和流程上保障在线分析仪高水平运行管理。 (陶炎 包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