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行业  人物  企业  生活  English 
 
 
  石化要闻  |  国际  |  海外  |  人物  |  观察  |  图片
高层动态  |  国内  |  责任  |  言论  |  专题  |  视频
     
 
   您的位置: 新闻频道 >>> 石化要闻
 

销售华南:栽好“三棵树”喜结“百花果”

2019-02-25     来源:中国石化新闻网
石化新闻

中国石化新闻网讯 南国春来早。对销售华南来说,科技创新的春天到了!

2月6日,销售华南“成品油管道完整性管理技术创新团队”获评中国石化2018年度优秀创新团队;

2月4日,“基于安全风险管控的长输成品油管道完整性管理体系建设与应用”荣获广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1月底,该公司参与的“智能化管线管理系统研发与工业应用”项目、牵头主持的“成品油管道智能检测评价技术及装备开发与应用”项目分获中国石化科技进步一等奖、二等奖;

1月8日,在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由销售华南与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等联合申报的“油气管道系统完整性关键技术与工业化应用”,喜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

这一系列科技创新成果,充分展示了中国石化“创新型企业”的风采,佐证了“人才是企业第一资源”。作为我国最大的成品油管道企业,销售华南通过栽好“招才树”“引智树”“创新树”,在科技领域喜结“百花果”。

“招才树”引来“金凤凰”

2月2日,正值春节前夕,广州中石化大厦4011室济济一堂,好不热闹。原来,是华南理工大学的中国工程院院士瞿金平受邀来销售华南开展科技讲座,200多名干部员工、技术人员在春节长假前享受了一堂知识盛宴。

春节刚过,2月14日,销售华南总经理田中山亲自带队来到华南理工大学五山校区,专程向瞿金平院士请教。

像这样尊重人才的事例,在销售华南己成为家常便饭。企业爱才、惜才,自然会吸引人才汇聚在这里。现在,集众智,用众力,招才借智,已成为销售华南科技创新的一招妙棋。他们主动邀请行业内知名专家组建专家组,开设专家讲座、技术交流,搭建技术交流平台,让各类人才的智慧在这里竞相迸发,其中不乏有两院院士、大学教授、知名企业的科技领军人物。

走进销售华南,“招才树”枝繁叶茂。他们设立设备技术处和完整性管理中心,成立完整性管理、储运、设备、腐蚀等10个研究所,邀请宫敬、帅健等多名国内知名专家教授为名誉所长,聘请国内一流专家60人(其中院士3名)和公司内部专家61人组建专家组,一支管道专家队伍初露锋芒。

筑巢引凤栖,花开蝶自来。销售华南聚才有道,一批高素质拔尖人才汇集到这里。

“作为一名博士生,销售华南给了我展示自己的舞台,深感公司对人才的高度重视。”在获得中国石化2018年度优秀创新团队后,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博士生、调控中心副主任师杨文这样述说自己的感受。

杨文到销售华南两年多时间,瞄准管道智能发展的前沿地带,沉下身子搞攻关,先后参与了“管道完整性管理智能分析决策技术研究”“成品油管道输油站场(库)完整性管理及运行保障技术”等3项省部级科研项目,发表专业相关学术论文12篇,成长为一名技术攻关的尖兵,获得省部级科技奖励、管理创新奖励共4项,并获评中国石化集团公司闵恩泽青年科技人才、广州市荔湾区高层次人才。

像杨文这样的青年才俊,在销售华南还有不少。公司大胆让年轻人担任创新团队带头人、学科领军人,敢于将年轻人放在攻坚克难的吃劲岗位,打造出了一支朝气蓬勃的青年科技人才队伍。

“引智树”招揽“天下才”

“高校和企业的握手,是最温暖的握手。校企合作,是最明智的合作。”

“合作的空间还很大。平时,我们要多沟通、多交流。”

2019年2月21日至22日,田中山带队先后来到武汉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和华中科技大学人工智能自动化学院,与专家学者进行了深入座谈交流,探讨人工智能与无人机技术在成品油管道管理上的应用,推进协同创新。

科技创新需要“优势互补”,技术攻关需要协同作战。用田中山的话来说,就是“要用地球人的智慧发展华南”。在这方面,用“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这句话来形容一点也不为过。他们与中国航天六院、中国石油大学、中国石化大连石油化工研究院、中信重工、浙江中控等科研院所和企业加强合作,依托已有管道运营经验,不断加大成品油管道核心技术的研发和投入,加速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与应用。

其中,销售华南和浙江中控的合作,堪称国企和民企合作的典范,也是销售华南借智攻关的经典案例。

过去,国内油气管道关键领域的自动控制系统及硬件都被国外所垄断,造成系统全生命周期成本居高不下,并存在较大的安全风险。“我们就是不服这口气,拼了命也要让它国产化。” 销售华南高级专家杨昌群发出了这样的心声。

对此,销售华南集中最强的专业力量,联手浙江中控一起开展技术攻关。经过300余次数据采集协议兼容性试验,终于取得成功,主要指标均优于国外产品,标志着成品油管道工控系统首次有了中国“芯”。

类似的例子,还有不少。他们与中国石化大连石油化工研究院、中国石油大学等科研院校联手合作,共同构建了全方位管道完整性管理配套技术开发攻关体系,开发了检测评价与维修、监测预警、危害识别与消减等技术,建立完整性管理支撑技术服务平台和安全风险管控技术体系,开展事前预防和预防性维修。今年初,“成品油管道完整性管理技术创新团队”,获评中国石化2018年度优秀创新团队。

“2019年,我们将发挥华南成品油智慧管道研究中心的平台作用,紧紧抓住‘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新机遇,加大与中科院、浙江中控、赛迪研究院等国内外高水平科研院所的战略合作,建成广州黄埔-深圳、惠州智慧化管道示范工程。” 单打独斗要变为抱团发展,销售华南受益匪浅,调控中心副主任王卫东多次参与对外技术交流,对今年的合作充满期待。

“创新树”喜结“百花果”

万山之变,是观念之变、创新之变。

一招“鲜”,步步先,科技创新天地宽。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企业为什么要创新?“很简单,要让企业高质量发展,基业长青,就必须守正创新。”田中山看似轻巧的回答,包涵了最实在的道理。

种好“创新树”,喜结“百花果”。身处粤港澳大湾区的前沿地带,销售华南总是敏锐地触摸了科技发展的气息,及时吸纳最新科技成果,运用到管道的全方位管控中,无人机、智能机器人、消防机器人等科技手段,己成为安全生产的好帮手。正是这种创新力,让销售华南把科技成果运用到6282公里管道的安全管控过程中,大大提升了管道安全的可控性、科学性,该公司连续8年获得集团公司安全生产先进单位;正是这种创新力,不断推进着公司绿色科技的研发应用,使生产环节不断优化,节能降耗成效明显,光伏发电频传佳音,公司成为中国石化集团公司十家首批“绿色企业”。

观念一变天地宽。销售华南善于利用外在的科技力量,主动贴近管道领域的创新者和领先者,借智攻关,善作善成,主动探索科技成果转化新途径,迎来了科技创新的春天,关键技术国产化攻关取得多项突破。

他们与航天六院联合研制的智能泵控式电液执行机构,通过集团公司科技部组织的专家委员会评审鉴定,达到国际一流水平;

他们与扬州恒春联合研制的开关型电液执行机构,在驱动、控制、检测等方面突破了多项关键技术,已申请专利20项,在南沙站投入工业试验应用5个月,运行良好;

他们充分发挥公司现有的广东省管道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高校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广东省劳模创新工作室的平台作用,坚持问题导向,发挥广东省智能制造项目的示范效应,加大完整性管理、安全防护、设备国产化等方面16个项目的科技成果转化运用,不断完善科技成果的逐步推广。

正在打造世界一流绿色智能化管道企业的销售华南深知,科技创新是企业发展的根本动力,也是实现智能化的关键。“我们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的重要论述,自觉担当起管道领域科技创新的主体责任,大胆探索,勇于实践,争创我国管道企业科技创新的排头兵。”在公司年度工作会上,田中山总经理强调得最多的就是科技创新。

(钟吉森 蒋婷)


延伸阅读
 
 
<返回频道首页>
 
 
   石化要闻
· 石化各企业掀起向陈俊武同志学习热潮
· 九江石化强化VOCs综合治理 打造无异味工厂
· 洛阳石化挂牌成立首批技师工作室
· 石化机械召开2019年内控手册修订启动会暨培训会
· 广东石油年货节销售额创新高
· 仪征化纤获评江苏省机冶石化系统“幸福企业”
· 广州石化裂解炉改造项目获总部批复
· 江汉油田加快推进天然气勘探工作
   图片新闻
宁波工程承建俄罗斯AGPP项目地下工程进入施工高峰 新鲜水果专柜助力易捷
佳节送汤圆,温暖奔波路 西北油田井控实训新年第一考
   高层动态
· 戴厚良会见索尔维集团首席执行官
· 李云鹏赴新疆调研精准脱贫工作
· 喻宝才会见花旗银行高级顾问
· 蒋亮平赴山西石油调研
   行业·国际
· 埃克森美孚与微软合作使用云技术以提高盈利
· 二叠纪油气生产商在2019年面临双重油气前景
· 北溪-2天然气管道项目在欧创造3万个新工作岗位
· 奥地利总理表示支持北溪-2项目
· 法国LNG再气化流量创历史新高
· 美国原油产量达到创纪录的1200万桶/天
· 上周五国际油价收于三个月高点
· 塞尔维亚正按计划实施天然气管道扩建项目
   行业·国内
· 富瑞特装重新聚焦LNG装备制造主业
· 南航首次使用生物航油执行洲际飞行任务
· 中国石油天然气冬季市场供应平稳受控
· 新疆油田玛131井区水平井开发试验获重大突破
· 一座老油田挖潜新路 科技重塑传统产业"基因"
· 国内首家:浙江外商独资企业获成品油批发资质
· 2022年北京热泵供暖将达8000万平方米
· 紧跟原油步伐 沥青期价大涨
 
 
 
 报社简介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广告服务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996322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3542号   广电节目经营许可证(广媒)字第180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459号
 京ICP备 10210212号-7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18号   本网常年法律顾问 北京维京律师事务所 孙连钟律师 高天玉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