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行业  人物  企业  生活  English 
 
 
  石化要闻  |  国际  |  海外  |  人物  |  观察  |  图片
高层动态  |  国内  |  责任  |  言论  |  专题  |  视频
     
 
   您的位置: 新闻频道 >>> 石化要闻
 

销售华南:跑出智慧管道“加速度”

2019-03-21     来源:中国石化新闻网
石化新闻

中国石化新闻网讯 喜获2018年度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荣获省部级一等奖2项、二等奖5项、三等奖1项;“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通过广东省级技术中心认定,获评“广东省劳模创新工作室”1项,成品油管道完整性管理技术创新团队获评中国石化2018年度优秀创新团队……这是销售华南去年交出的一份靓丽的科技创新成绩单。

3月20日,中国石化销售华南分公司第四届科技发展与管理创新大会在广州隆重召开,侯保荣、瞿金平两位工程院院士、20余家科研院所和企业单位的100余位专家学者、工程师齐聚一堂,聚焦我国长输成品油管道技术和管理等方面进行深入交流,探索如何打造跨专业产学研用协同创新的“最后一公里”。

“我们将聚焦成品油管道的发展,强化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全面提升我国自主创新能力,着眼于智慧管网建设,深度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奋力打造世界一流绿色智能化管道储运企业!” 该公司总经理田中山在会上表示,要想为敢为、勤为善为,坚持守正创新,跑出智慧管网 “加速度”。

机制创新 搭建科技发展“大平台”

创新发展,机制先行。

2016年,销售华南在石化系统内率先组建管道技术中心,全面负责科技和管理创新工作,下设完整性管理、腐蚀、设备、储运等9个研究所,并聘请中国工程院院士及高校、科研院所的知名教授、专家担任公司顾问和研究所名誉所长。

销售华南坚持开放合作、协同创新理念,持续完善科技管理相关制度,修订《科技项目管理规定》《研究所及专家管理规定》等科技管理办法,并将科技工作纳入公司绩效考核,分值占研究所所在处室总分的10%,占机关其它处室及管理处总分的5%。

自此,一套结构完善、职责分明、奖惩明晰的科技创新平台和制度体系搭建而成,企业创新主体责任日益得到彰显,创新共同体逐步形成。

在这样的创新氛围中,一大批一流创新成果应运而生,并获得喜人成绩:“油气管道系统完整性关键技术与工业化应用”项目喜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基于安全风险管控的长输成品油管道完整性管理体系建设与应用”获得2018年度广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管道完整性智能分析决策技术研究”获得2018年度中国石化集团公司科技进步二等奖,“成品油长输管道智能管理”获批广东省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

2018年,该公司在研项目44项(其中,国家级2项、省部级19项),通过集团公司、广东省机械工业学会科技成果鉴定7项,获得发明专利1件、实用新型专利7件,获得受理专利55件,获得软件著作权11件,在国内外刊物及学术交流会上发表论文69篇,其中10篇被SCI或EI收录。

如今,这一协同开放型创新综合平台仍在持续不断完善提升之中。

2018年底,销售华南以市级管道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建设为基础,联合广东石油化工学院,共建广东省管道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成功通过广东省科技厅认定,进一步完善了销售华南科技创新体系,为提升企业原始创新能力、学术影响力、行业发展带动力提供了更广阔的平台。

今年初,该公司重组设备技术处,与智慧管道研究中心、完整性管理中心合署办公,在体制上加以完善、在布局上注重引导,为创新发展新开辟了一条“快车道”。

协同创新 一举突破“卡脖子”技术

与浙江中控联合研发国产化成品油管道工控系统软硬件技术,在珠三角管道上成功试运行,国内成品油管道首次用上了中国“芯”;

与扬州恒春联合研制开关型电液执行机构,在驱动、控制、检测等方面突破多项关键技术,申请专利20件,工业运行半年多来安全平稳。

这些关键设备国产化成绩,是销售华南对习近平总书记“要牢牢将核心技术掌握在自己手中”这一教诲的矢志践行,其中少不了与其他单位协同创新。

一直以来,销售华南紧紧秉持开放共享、协同创新理念,大力发展和巩固与合作伙伴的“双赢”关系。坚持问题导向,坚持产学研结合,与中国航天六院、中国特检院、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华东)、浙江中控等14家单位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并在成品油管道关键设备国产化方面作了积极探索。

“要解决生产中遇到的难题,单靠自己单打独斗很难,我们常常主动去寻找国内这一领域的佼佼者一起合作。在设备国产化方面,多家企业协同创新更为重要。”杨昌群是销售华南设备专业的高级专家,先后参与多项设备国产化研制,感触颇深。其中开关型电液执行机构的国产化,就是力证之一。

开关型电液执行器广泛用于输油管道进出站阀、调节阀等关键位置,但长期以来一直为国外设备所垄断,核心技术无法自主可控。

“若出现非常情况,这些技术装备的供给和维护将极不容易,甚至危及国家能源安全。”每当想起这一形势,杨昌群便感到不安。

为突破国外技术垄断,销售华南决定与扬州恒春电子有限公司联合研发。经过不断的调试,最终于2018年9月投入使用。半年多的工业应用考验过去,设备现场运行平稳,各项指标达到研发预期,为国内油品资源的安稳供应提供了有力保障。据了解,该项目获得2项实用新型专利、7件软件著作权。

热情、真诚、开放、包容的干事创业氛围为科技创新提供了最好的土壤,也许多国内一流科研院所钟情于销售华南的重要原因。

安全创新 管道踏上“智能化”道路

2月份,销售华南选派12人参加第四期无人机培训,不久后,公司无人机大队驾驶员队伍将再次壮大,现阶段,持证无人机驾驶员数量已达49人。

华南管网现有管道6282公里,既穿越山高谷深的西南地区,也穿过水网密布的珠三角,地形复杂多变。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输油管线的安全主要是凭借巡线员的脚步“丈量”出来的。当遇到江河沟壑、深山峡谷,巡线员的“铁脚板”也会显得力不从心。

针对华南管网沿线地理条件复杂多变的特点,销售华南从2015年开始探索无人机技术与管道巡线的结合应用,逐步建立起适用于长输管道的巡线模式,并完成全管网全覆盖巡线。

“我们每个月都会对管理处辖区内全部管道完成一次无人机巡线,然后将数据整理上传,以便进一步分析。”茂名管理处管道科陈伟嘉介绍道。

为便于数据的存储分析,他们探索开发了管道无人机巡检系统,集成飞行、成果、问题、智能分析等管理模块,已上线运行,并形成了一整套从硬件选择、飞行作业、数据处理和分析、成果提交等体系标准。

目前,无人机管道巡线在销售华南已实现常态化,第2代管道巡线无人机已广泛应用高风险地区和重点部位巡查、夜间巡查、事故抢险等,安全飞行里程已超过2.3万公里。

如果说无人机为管道安全装上了“千里眼”,那么站场智能巡检机器人则是管道安全24小时值守的“守护神”。

自2016年开始,销售华南与中信重工合作,探索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站场智能巡检机器人。经过坚持不懈的调试和改进,已完成三代机器人的研发和更新。其中,第3代巡检机器人具备夜间作业、云台升降、巡检目标识别、热感检测报警、安全避障、巡检路线自动变换等功能,有效地弥补了人工巡检的不足。目前刚刚研制的第4代产品已在北海等输油站应用,为实现智能输油站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为下一步无人值守输油站(库)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鼓励创新 人才强企甩出“大手笔”

“很激动,但也深感责任重大,激励我要继续努力。”怀抱着正红色的证书,获评公司2018年度科技工作突出贡献奖的杨文博士按捺不住内心的激动。大会上,销售华南共表彰了突出贡献奖2名、科技工作先进集体5个、先进个人10名、优秀论文8篇。

这份激励,源自于销售华南“人才强企”工程。这项工程里还不乏一些耀眼的“大手笔”:

推进人才特区建设,不拘一格用人才,对掌握企业核心技术、对企业发展影响重大、不可替代的核心人才实行富有竞争力的薪酬待遇;实行优秀人才职称、职业技能等级直评直聘,对获得国家三大科技奖排名前6位的,取得国家级人才表彰奖励者,在科技创新、生产运行、成果转化和管理创新中取得突破性成绩者,不受学历、资历条件限制,可直接破格申报工程或研究系列正高级职称评审;对解决重大问题、带徒传技和创新创造成效显著的技能人才,直接进行技师、高级技师职业技能等级鉴定。

人才是第一资源。销售华南深知,创新驱动实质上是人才驱动。他们持续更新人才工作理念,把人才资源作为企业的核心资本来经营,加快形成更加积极、更加开放、更具吸引力的人才政策环境和制度优势。

他们大力推进全员终身学习,着力打造一流团队。2018年,公司共举办各类专业培训52期,培训3565人次,培养出集团公司和省级技术能手、集团公司闵恩泽突出贡献专家、闵恩泽青年科技人才、地方高层次人才等一大批创新人才。同时大力引进高素质人才,为公司科技创新和企业发展做足人才储备。

人才兴,则企业兴。人才队伍的不断充实和激励措施的“大手笔”让销售华南收获了“红利”。2017年,公司被评为中国石化“创新型企业”。

科技肩负重托,创新成就未来。站在粤港澳大湾区的桥头堡,销售华南主动融入湾区发展、融入“广深港澳”科技创新走廊建设,着眼于成品油管道实际,跑出智慧管道发展“加速度”。

(蒋婷)


延伸阅读
 
 
<返回频道首页>
 
 
   石化要闻
· 津燕管道移交燕山石化管理
· 镇海炼化3800吨沥青出口澳大利亚
· 多家主流媒体走进茂名石化
· 长城润滑油再获“重庆名牌产品”
· 【新闻故事】紧急营救被逼跳湖者
· 销售华南:全员“增绿”扮靓万里管道
· 华北油气分公司天然气上产势头强劲
· 长城润滑油加强校企合作
   图片新闻
山西石油:力保救援油品供应 为生命接力! 挑战自我,让钻头“跑”得再远点 ——40588钻井队再 ...
广州石化:党组织党员带头创建“无异味工厂” 普光气田再添高科技“护身符”
   高层动态
· 戴厚良会见光大银行董事长
· 李云鹏赴新疆调研精准脱贫工作
· 喻宝才会见哈萨克斯坦客人
· 蒋亮平赴山西石油调研
   行业·国际
· 普氏:2020天然气供求将达3.5亿吨
· 国际大石油公司如何转型
· 美页岩油气投资决策依据期货价格
· 布伦特原油价格仍高于67美元/桶
· WTI原油油价逼近60美元关键关口
· 沙特阿拉伯继续削减原油出口
· 分析师预期上周美国原油库存增加80万桶
· 二季度全球石油市场或现小幅供应缺口
   行业·国内
· 三桶油产业链被打断 组建国家管网公司释放啥信号
· 耐腐蚀新方法解决海水制氢难题
· 全球最大燃油电站项目2号机组成功并网
· 国家油气管网公司面世在即
· 天然气保供:中石油多项指标破极值
· 塔里木和田河气田向南疆送“福气”超30亿方
· ST长油71天股价下跌近三成
· 8家基金公司角逐原油期货ETF首批授权
 
 
 
 报社简介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广告服务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996322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3542号   广电节目经营许可证(广媒)字第180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459号
 京ICP备 10210212号-7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18号   本网常年法律顾问 北京维京律师事务所 孙连钟律师 高天玉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