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9-03-22 来源:中国石化新闻网 |
![]() |
![]() |
石化新闻![]() |
河南油田围绕发展战略,从单一人才培养模式向多元化人才培养模式转变,全链条生才、全视角聚才、全要素理才、全方位用才,使管理、技术、操作三个序列的员工都有成长的舞台和空间 中国石化新闻网讯 3月14日,阳光明媚,河南油田油气综合勘探研究高级专家罗家群又戴上老花镜,铺开井位剖析图,认真研究起来。今年,他和他的团队要全力攻关集团公司《泌阳凹陷油气聚集规律与精细评价关键技术》项目。虽然他已经57岁,但干起工作来依然一丝不苟。他说:“企业给了我一个表现的大舞台,我必须把自己的价值发挥到极致,实现个人价值与企业效益的双赢。” 在河南油田,像罗家群这样的高级专家虽然不再年轻,依然是各专业的领军人才,这和河南油田人才激励政策密不可分。 今年,河南油田全面启动人才强企工程,完善人才强企工程的体制机制,构建立体化人才成长通道,从单一人才培养模式向多元化人才培养模式转变,激发不同岗位、不同年龄段人才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一批优秀的技术技能人才被选聘为首席专家、高级专家、专家、首席技师、主任技师。其中,享受政府特贴的6人、集团公司突出贡献专家10人,集团公司高级专家1人。集团公司第三届感动石化人物景天豪、油服中心郭亮还被聘为集团公司技能大师。 “资深”老员工聘为专家,让经验变财富 今年,河南油田聘任的62名专家中,有油气成藏综合研究专家、供电技术专家、行政管理专家等,涉及多个领域、多个专业。62名专家中,年龄最大的58岁。 河南油田是勘探开发近50年的老油田,用工总量大,但高层次领军人才缺乏。为此,河南油田坚持以高层次人才培养为重点,着力培养实践经验丰富、创新能力突出的高层次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 在聘任专家过程中,河南油田本着“宁缺毋滥”和油田事业发展需求原则,以“核心业务领域适当多设,支撑业务领域适量控制,辅助业务领域从严控制”为目标,设置专家职位,构建各类专业技术人才成长的高速“公路”。同时,积极推进“岗位职责+专项任务”履职模式,赋予各层级专家相应专业技术工作的组织协调权、知情督导权、把关审核权等,推动专家落实智囊参谋、决策支持、创新攻关、解难释惑、人才培养等职责。这样的聘任并不是“一劳永逸”,而是根据考核结果,实行动态管理。对年度考核结果为“D”档,或连续两年年度考核结果为“C”档,或聘期综合考核结果为“C”档及以下的,直接解聘。 研究院58岁的曹建康在含油气盆地综合评价领域作出了突出贡献,今年被聘为河南油田区域石油地质综合研究专家。领到聘任书时,他非常激动:“这是组织对我们这些老同志最大的信任,我一定不辜负组织的信任,把我的经验都转变为储量和产量。” 优秀年轻干部“精雕细刻”,让才华变“能力” 去年12月,河南油田在全油田范围内选拔优秀年轻干部进行了为期一个月的集中培训,着力增加强他们的党性修养,提高他们的政治站位和管理能力,让优秀年轻干部尽快成长成才。 近年来,河南油田引进的大学生数量逐年减少,骨干人才接替严重不足。河南油田结合现有年轻干部的现状,大力实施“琢玉工程”,按照人才成长规律,精雕细刻,精准施培,稳步有序帮助年轻人才成长。 对新入职员工,河南油田都要组织为期10天的集中培训,引导他们全面了解企业的生产管理链条,并安排他们到基层站队进行为期1年的多岗位学习,让他们尽快了解企业、融入企业。 研究院新入职员工余梦丽在生产一线3个基层单位实习了半年后,才到研究院上岗。她特别感慨:“半年的实习,让我不仅体验了石油工人的艰辛,更全面了解了各系统生产工艺流程和操作规程,这对我今后的研究工作帮助很大。” 对优秀年轻干部,河南油田开展系统性“能力提升”培训,按照“基础知识、实用技术、前沿理论、实操教学”四个模块,制定培训大纲和课程,达到“补短板、强素质、学方法、提能力”的目的。 被提拔为河南油田采油一厂副厂长之前,罗超是采油一厂下二门采油管理区的经理。他说:“培训1个多月,学习了十几门课程。我不仅开阔了眼界,更提升了政治站位和工作能力。年轻干部太需要这样的培训。” 操作工人打造为“名匠”,让技能变成效益 景天豪和郭亮都是奋战在河南油田最基层生产一线的操作工人,现在,他们已经成为河南油田的“名人”。景天豪说:“是河南油田给我们操作工人搭建了良好的成长平台,我才有今天的成就。” 多年来,河南油田坚持专业培养和全员素质提升相结合,加强主体专业、关键岗位、拔尖技能人才培养,加快知识技能转型升级,着力造就敢打敢拼、能力过硬、懂技术会创新的技能操作人才。 “加强油田名匠铸造”是河南油田培养操作人才的宗旨。高级工,只要作风过硬、技术过硬,都可以参加技师培训,还可以到专业院校或职业院校进行理论提升和能力拓展。 采油采气、油气服务、精蜡化工等主体专业高级技师,还有量身定制的培训计划。 这些计划为操作人才的成长提供了肥沃的“土壤”。去年,河南油田有5名基层操作工人被聘为河南油田首席技师。郭亮就是其中一名。看着自己创新工作室的门上挂着的“首席技师工作室”的牌子,郭亮既激动又觉得责任重大。他说:“有组织为我们提供的‘肥沃’土壤,想不成长快都难。” 为了让这些“名匠”持续发挥作用,河南油田实施创新能力与工作业绩挂钩,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相结合的激励机制。根据操作工人的发明转化应用的成效,按收益多少、贡献大小、社会影响,分级分类实施奖励和表彰。 景天豪去年攻关立项8个项目,既解决了生产现场的不少难题,又降低了企业的生产成本。去年,他再一次被评为河南油田劳动模范、被聘任为河南油田首席技师。他说:“享受了企业给的荣誉,就得更好地履行责任。” (常换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