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行业  人物  企业  生活  English 
 
 
  石化要闻  |  国际  |  海外  |  人物  |  观察  |  图片
高层动态  |  国内  |  责任  |  言论  |  专题  |  视频
     
 
   您的位置: 新闻频道 >>> 石化要闻
 

西南石油局老区信息化试点建设完成

2019-04-15     来源:中国石化新闻网
石化新闻

中国石化新闻网讯 “马蓬68生产一级报警,目前工况气井能量低,排液困难……建议处置方式油管投棒0.8公斤;异常参数油套压差,当前值1.0,阈值0.9……请注意查看!”4月10日12时23分56秒,西南石油局采气一厂什邡采气管理区巡井班组长罗佳林接收到手机短信立马前往马蓬68井,按照短信提示的处置方式进行处置。

如今,经过2年的建设和智能提升,什邡采气管理区完成了老气田信息化试点建设。作为中石化老气田生产信息化建设试点——智能化生产运行指挥系统完全改变了什邡管理区以前相对传统、粗放的运行管理模式,这里基层员工的工作方式也随之改变。

信息化全覆盖:为效率效益双提插上翅膀

“从147人精简到102人,管理效益大幅提升,维护质量更加精确。”谈起信息化建设的最大感受,采气一厂什邡采气管理区副主任师王皓充满了骄傲。

信息化建设前,人员配置不合理,工作内容琐碎,处置效率较低的现象较为普遍。现在,该管理区利用信息化手段,对组织机构和班组职能进行优化,通过撤并站,精简站场班组,把“三室一中心”缩减为“一室一中心”,成立以气井维护为主的巡井班组、以生产监控为主的生产指挥中心,管理层级由三级压缩为二级,一线班组从32个减少至5个,总人数减少了45人。同时,通过信息化进一步优化工艺措施、井站无人值守等措施,2018年非人工成本较2015年降低220万元。

目前,通过1个监控室便能对管理区的284口生产井、66个无人值守站进行全覆盖监控。通过优化巡井路线方案,三年来,车辆行车里程减少约2.2万公里。实时监控调度,提升拉运效率,2018年全年出车261车次,降幅达28.5%,有效拉运率提升至95%以上。

同时,通过整合专业化班组,技术力量得到加强,维护质量得到提升,设备故障率明显降低,信息化建设前后对比,每年的报修工作量从230余次降低到160余次,降幅达43.6%。

信息化报警系统:为智能化、精细化管理提供新推手

“以前,无论刮风还是下雨,都要人工到现场抄录数据再反馈回数据录入员,不仅信息反馈慢,还非常辛苦。”原来从事过井站维护的员工王芳,如今已坐在指挥中心便能对所有的动态数据了如指掌。

“智能报警系统的研发应用,让异常报警、现场处置、措施跟踪的及时性大大提升,气井精细化管理更加到位。”分公司采油气工艺高级专家王旭这样说。

他们研发的智能报警模型,让生产异常信息发现时间由24-48小时缩短至0.5-3小时;系统会自动判断气井生产异常并匹配处置措施,实时分级推送至相关人员,气井异常处置周期由24-48小时缩短至最快1小时。

智能化的管理助力了老区的稳产。特别是作为老气田最主要的泡沫排水工艺措施,通过信息化手段优化工艺参数,不仅节约了药剂用量,还大大提高了泡沫排水措施维护效果,成功率从2015年的72%提升至2018年的89%。管理区气井生产综合递减率由2015年的16.12%逐年下降至2018年的8.56%。

信息化实时监控:为防偷防盗、排查隐患装上“千里眼”

“以前,偷盗事件经常发生,甚至有的偷盗第二天到现场才能发现。”今年已50岁的马井102巡井班组长林晓斌,现在不仅学会了电脑打字,还不像以前上班时总是提心吊胆。

通过视频的实时监控, 2018年该管理区及时发现并抓获盗油车辆6起,回收原油20吨,抓获嫌疑人5人。管理区月均人为事件由2016年的17起下降至2018年4.5起,各类事件均呈下降趋势,整体安全管理形势趋于平稳。

不仅管理区的治安得到了有效遏制,同时,通过对输气管网输气压力的实时监控,还能够及时掌握输气管网压力变化和异常,一旦发现压力下降过大,便能马上开展管线巡检,及时对管线破损、泄漏等情况进行处理,避免发生严重安全事故,保障输气管网安全平稳运行。

据了解,什邡管理区信息化建设的成功经验,还将推广应用到西南石油局中江、金堂等其他采气管理区,扩大提升老区气井的精细化管理水平。

(袁鹏 郭剑 陈雪娇 庞忠梅)


延伸阅读
 
 
<返回频道首页>
 
 
   石化要闻
· 九江石化开展“百千十”形势任务宣讲活动
· 中原油田自采物资全部上线运行
· 上海石化炼油部立体化巡检网络全覆盖
· 广东石油将建成全国首座油氢合建站
· 胜利油田成立储量管理研究室
· 中原石化四项指标均排化工板块第一
· 巴陵开展承包商安全管理重大风险“一把手”承 ...
· 石化机械攻克冀中高家堡区块钻井提速难题
   图片新闻
文23储气库12台压缩机组投产成功 为春耕生产保驾护航
“三个再”提升分析数据准确性 保障储气库注采井作业优质高效
   高层动态
· 戴厚良会见英国BP集团首席执行官
· 李云鹏赴新疆调研精准脱贫工作
· 喻宝才参加中国发展高层论坛
· 蒋亮平赴山西石油调研
   行业·国际
· 巴黎协定可能使石油需求稳步下降
· 新奥集团将放弃收购东芝在美国的LNG业务
· 沙特阿美计划到2030年将其炼油网络扩大一倍
· 石油繁荣二叠纪盆地天然气放空燃烧量增加85%
· 沙特阿美与巴基斯坦商讨首次LNG交易
· 北溪2天然气管道已完成海域铺设1000公里
· 墨西哥将为墨国油提供仅一年的财政支持
· 美国EPIC原油管道将于2019年中开始临时服务
   行业·国内
· 新奥:将建天然气全球资源池 增强国际贸易业务
· 甲醇行业大咖云集南京 热聊产业创新发展
· 苹果将富士康等纳入其清洁能源计划
· 甲醇汽车推广应用难点有望克服
· 核电板块持续活跃 产业链投资机遇凸显
· 库存压力短期难化解 乙二醇仍有下跌空间
· 煤层气产业发展步入关键“窗口期”
· 油价今日或年内第六次上调 一箱油多花约6.5元
 
 
 
 报社简介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广告服务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996322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3542号   广电节目经营许可证(广媒)字第180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459号
 京ICP备 10210212号-7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18号   本网常年法律顾问 北京维京律师事务所 孙连钟律师 高天玉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