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行业  人物  企业  生活  English 
 
 
  石化要闻  |  国际  |  海外  |  人物  |  观察  |  图片
高层动态  |  国内  |  责任  |  言论  |  专题  |  视频
     
 
   您的位置: 新闻频道 >>> 石化要闻
 

销售华南用心呵护管道沿线河流水域

2019-05-23     来源:中国石化新闻网
石化新闻

中国石化新闻网讯 在销售华南6282公里管道沿途中,穿越和跨越水域1913次,包括长江、珠江、鉴江、西江、柳江、红水河、北盘江等,这些都是西南地区最重要的水资源。作为中国石化首批绿色企业,销售华南牢记绿色使命,不让一滴油漏到沿线的水域里,确保管道绿色运行。

“用心呵护,真情守护,决不让一滴油从我们的管道流入河流水域里,这是我们的神圣使命,更是我们庄严的承诺。”对珠三角外管道非常熟悉的销售华南深圳管理处管道科科长林策如是说道。

科技强安撑起“保护伞”

“过去,我们采用步行方式巡线。由于管道沿线地形复杂,一旦遇到沼泽地或者河流,就无法查看管道的基本情况。”深圳管理处黄埔站巡线员刘海祺,对穿越河流的管段巡线,依旧心存担忧。

如今,随着无人机在销售华南的广泛应用,这一难题己经破解。无论是沼泽地,还是跨度比较大、埋地比较深的河流,都可以通过无人机航拍的方式,清清楚楚看到管道周边情况。

“无人机通过航拍的照片、视频,能及时监视到管道周边的基本情况。尤其是面对河流水域,无人机派上了大用处。”无人机“机长”张林对此津津乐道。

销售华南应用智能化管线管理系统,己成为保护河流水域的重要科技手段。该系统不仅可以查询到任意位置的管线管径、壁厚、埋深等数据,还可以查看管线中任意间距的管道高程起伏,给穿越河流的管道撑起“保护伞”。

“从系统的大屏幕看去,管道穿越珠江区域段的管线本体、附属设施和站场设备设施等信息十分详细,就连管道附近的河流、道路、房屋等影像均清晰可见,这给保护穿越河流的管道提供了强大的数据支撑。”在中控室,工作人员展示了南沙至黄埔段一处穿跨越情况。

科技强安撑起“保护伞”。正是运用这些科技手段,销售华南保证了全线1913个穿越、跨越水域点的安全,从本质上有效防范了重大环境风险。

另辟蹊径规避“风险带”

“焊口检测合格!”伴随着施工人员一句话,现场人员悬着的心终于落地了。1月16日上午10时46分,东莞东城运河改线各封堵点顺利焊接完成,历时半年的管道改线圆满完成。

东莞东城运河位于东莞市东城运河路至石碣北磺路,它是珠江的一条支流,而珠三角管道刚好途经这里。

2016年10月,销售华南对东莞东城运河段管道进行全面内检测。检测发现,东城运河下方管道存在疑似腐蚀减薄情形。由于该处管道在东城运河(4米水深)下方,管道埋深约12米,开挖难度较大,无法对其进行验证。

为尽快消除风险,销售华南决定对该段1.8公里的管道实施改线,另辟蹊径规避“高风险”。

然而,此处管道埋深较深、跨度大,东江河床岩石坚硬,地下管网线缆复杂,1.2公里定向钻穿越难度极大。为此,销售华南积极协调解决阻碍施工的难题,确保改线顺利完成。

1月15日,改线封堵施工作业正式开始。作业期间,深圳管理处现场带班、现场签票,逐项落实安全教育、条件确认、安全措施、应急保障等准备工作。1月16日,现场人员不畏艰难,昼夜奋战,经时27小时46分,顺利完成了本次改线封堵作业,确保了穿越河流管段的安全。

“双盲”演练筑牢“防汛堤”

“由于广东的地理位置特殊,每年都会有强雨季。为了筑牢‘防汛堤’,公司推行严密的防范措施,保障管道安全平稳运行。” 深圳管理处妈湾站站长鞠文金深有感触。

去年8月底,深圳遭遇历史罕见特大暴雨袭击,其中,妈湾站白泥坑阀室外遭受严重水浸,水浸最深处达2米,阀室内随时可能进水。为清除阀室周边积水,抢险人员日夜奋战在防汛抢险第一线,对阀室周边排水设施进行清理。经过48小时连续奋战、30余人次的轮换堵漏、3台抽水泵的接力抽水,阀室周边的积水逐渐消退。

“这次防汛抢险的顺利进行,和我们平时的日常演练密不可分。只有平时的演练到位了,在抢险实战中才能做到有条不紊。”鞠文金介绍这次抢险的主要经验。

随着主汛期的到来,珠三角水域的管道也遭受一定的影响,尤其是滑坡、泥石流、崩塌、洪水、暴雨、内涝等自然灾害会影响管道安全,尤其是穿跨越河流的管道更易受到影响。为确保能及时应对各类突发状况,深圳管理处把实战“双盲”演练引入日常演练中。

深圳管理处安全总监李岳介绍,“双盲”演练是对参演单位不通知演练时间和地点、不通知演练科目,临机启动演练。

南沙站所辖管道穿越河流多,跨越水域广,在穿越河流、跨越水域的管道启动实战“双盲”演练,具有很強的针对性。南沙站站长曾志杰介绍,南沙站今年已开展“双盲”演练10次,其中与保护穿越河流管道的相关演练就有4次。

“双盲”演练筑牢“防汛堤”。为突出演练实效性,销售华南重点结合穿跨越河流管道可能出现的问题,有的放矢,实地开展针对性的防汛实战演练,提高了管道防汛能力。

(钟吉森 洪晓敏)


延伸阅读
 
 
<返回频道首页>
 
 
   石化要闻
· 上海院科研人员应邀参加第八届国际离子液体大会
· 四建公司加强工程过程管控提升管理水平
· 青岛石化开展工控信息风险评估
· 中国石化合成树脂新产品发布会首次亮相国际橡塑展
· 中原油田发展再添绿色新动能
· 燕山石化联合开展成品油长输管线泄漏应急演练
· 仪征化纤6万吨/年PBT树脂装置建成投产
· 【新闻故事】新技术让化工设备告别应力腐蚀
   图片新闻
西北油田不让一滴原油污染水域 应急演练提升实战水平
西北完测:提高旧采油(气)井口维修使用率 扬子石化优化塑料产品生产结构努力增效
   高层动态
· 戴厚良在南京会见娄勤俭吴政隆
· 马永生出席西洽会并赴驻渝企业调研
· 李云鹏赴新疆调研精准脱贫工作
· 喻宝才参加中国发展高层论坛
   行业·国际
· 中东紧张局势升级致使油价上涨
· 多重因素影响 油价收涨近64美元/桶
· 今年美国页岩油产量有望增加16%
· 越南将成为石油净进口国
· 欧佩克公布一篮子原油价格
· 俄气公司在亚马尔大陆架发现两个新天然气田
· 北海石油产量下滑将收紧全球市场
· 雪佛龙为加油站提供电动汽车充电服务
   行业·国内
· 榆林推进煤制芳烃项目落地
· 全球LNG市场趋向供需宽松状态
· 下周一国内油价大概率上调
· 中国稀土一日翻倍 稀土板块投资热情高涨
· 三房巷收购海伦石化遭问询 标的曾资不抵债
· 我国清洁能源利用数据亮眼
· 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有了责任权重
· 天然气市场化改革加速推进 市场体系设计成关键
 
 
 
 报社简介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广告服务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996322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3542号   广电节目经营许可证(广媒)字第180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459号
 京ICP备 10210212号-7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18号   本网常年法律顾问 北京维京律师事务所 孙连钟律师 高天玉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