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9-06-04 来源:中国石化新闻网 |
![]() |
![]() |
石化新闻![]() |
中国石化新闻网讯 春夏之交,正是鸟类繁衍的季节。继去年2月首次在燕山石化牛口峪湿地公园发现“震旦鸦雀”的行踪后,今年的5月29日,人们又在这里惊喜地发现,“震旦鸦雀”开始在牛口峪湿地公园生儿育女繁育后代了!这在房山地区还是第一次。 在燕山石化牛口峪湿地公园,一片茂密的芦苇荡笼罩在清晨的静谧之中。在芦苇深处,几株粗壮的芦苇杆上,一个用苇茎和草根精心编制而成的嫩黄色的杯状鸟巢赫然映入人的眼帘。3只刚刚孵化的雏鸟,光溜溜的身体还没长出羽毛,正闭着眼睛一动不动地挤在巢内。这时,苇叶晃动了,一只雌鸟衔着满嘴的虫子一蹦一跳地回到了巢边,这下巢里顿时炸开了窝,3只雏鸟伸长了脖子,橙黄色的大嘴张得几乎和头一样大,争先恐后地从妈妈嘴里抢着虫子——这一幕,被园区管理者、资深的鸟类摄影爱好者刘建军用镜头记录了下来。 进入鸟类繁衍季节以来,野鸭、大雁、天鹅等鸟类先后在牛口峪湿地公园繁衍后代,然而对于震旦鸦雀来说,能在这儿“安家落户”实属不易。据了解,震旦鸦雀在地球上已有4亿5千万年的历史,被称为鸟类“活化石”,是中国特有的珍稀鸟种。它对环境要求非常苛刻,生活空间仅限于芦苇荡中,主要取食芦苇荡中的昆虫,由于数量稀少,因此有“鸟中大熊猫”之称。 鸟类一般会选择人为干扰少、周边生态环境好、食物链完整、能够为其提供充足食物的地方繁衍。牛口峪湿地公园原本是燕山石化用来储存和处理各类炼油化工装置产生的装置污水的水库。2017年底,牛口峪水库完成了“变身”湿地公园的升级改造。湿地公园交替错落地建设了不同密度的湿草甸和植有漂浮水生植物的自由水面,尤其是后湖一带的芦苇荡,因为游人罕至,环境清幽,因此也成为“苇荡三雀”——震旦鸦雀、文须雀、棕头鸦雀的乐园。随着湿地生态环境的逐渐改善,水中滋生的浮游生物、植物和种类繁多的鱼虾得到大量繁殖,这也为各种鸟类在这里栖息繁殖创造了有利条件。 震旦鸦雀孵化小鸟的消息,在北京的鸟类摄影圈里引起了极大震动。6月1日、2日正值周末,各路人马纷至沓来,把拍鸟的摄影小屋挤得水泄不通,摄影爱好者们只能排着队轮番上阵。“以前我们只在山东的东平湖拍到过震旦鸦雀孵化小鸟,在房山地区这还是第一次。震旦鸦雀对环境的要求特别高,温度、水质、食物,一样不合适它也不在这待着。现在可好了,不用跑那么远,在家门口就能拍到这么珍贵的镜头了!牛口峪湿地公园的环境绝对是杠杠的!”一位有着多年拍摄经验的摄影爱好者对记者说。 (王朝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