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9-11-05 来源:中国石化新闻网 |
![]() |
![]() |
石化新闻![]() |
面对物探投资锐减的情况,地球物理武汉勘查公司积极转方式调结构,2015年组建工程物探中心,大力发展核心技术,积极推行一体化服务,市场之路越走越宽,近两年产值合计上亿元。 中国石化新闻网讯 10月26日,在四川省宜宾市底洞镇宁227井地面压裂监测项目现场,地球物理武汉勘查公司工程物探中心的员工正在认真的检查排列。 “这是我们今年开工的第38个项目,照此情况,明年一年我们都有干不完的活啦。”刚从成都招标回到宜宾驻地的工程物探中心主任邓搏见到记者满面春风。 前几年持续低油价,使物探投资锐减,地球物理武汉勘查公司负责人卫东清醒的认识到:“面对物探工作量大幅减少,产能过剩的严峻形势,我们只有发展新业务,向市场转、向服务对象转、向油气勘探开发的新需求转,才能杀出重围,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才能‘活’的更好。” 为此,该公司2015年组建工程物探中心,中心成立之初,面临着“四无”的困窘之境:无市场、无技术、无装备、无资质,大家众说纷纭。 工程物探如何发展?该中心主任邓搏心里憋着一口气,不仅要转成功,还要转的精彩。3年来,该中心努力投身于转型业务市场开拓,做优做精每一个项目,不断创新管理,市场范围由最初仅有的系统内少数领域,到现在的涉足中石油、中国地质调查局、中国地科院、铁路、桥梁等多领域。工程物探业务实现了VSP测井、矿产勘查、压裂监测“三大主营业务”的一体化服务,生产能力初成规模,近两年产值上亿。 “别人不干的活我们干” “邓主任,有一个小项目,而且盈利少,我们干不干?” “干,不仅要干,而且还要干好。”邓搏语气坚定。 2017年底,北京捷贝通石油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在四川宜宾的宁H7井压裂监测项目工期已经迫在眉睫,当捷贝通找到该中心,在极其困难的情况下,该中心抽调出设备,以合理的价格、诚信、优质的完成了宁H7井压裂监测项目,得到他们的认可。 关键时刻上得去,危急之际见真情!这让捷贝通非常感激,后续的项目都热情邀请该中心,双方以诚信、互利、共赢的理念合作。今年9月份,捷贝通公司又给该中心投来“橄榄枝”,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2020年双方的战略合作目标是合同订单4000万元,力争5000万元。这是分公司与捷贝通第二次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合作业务已经延伸到储气库评估技术等多个领域,标志着双方合作迈上了一个新的更高的层次。 在服务中国地质调查局油气资源调查中心时,真诚和优质服务使得甲方非常满意。去年12月份,中国地质调查局油气资源调查中心特发表扬信:“对贵公司的工作表示衷心感谢,祝愿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能有更多的机会合作,为中国能源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而且还介绍业务到青海地调,今年该中心业务成功进入青海地质调查局市场。 该中心利用各种渠道游走于业主之间,进行技术交流,挖掘业主需求,提供技术帮助,为业主解决问题。以诚信共赢、合作互助的理念和先进的技术赢得了业主的青睐,良好的口碑为市场的拓展和业务的开辟赢得了先机。目前,工程物探中心压裂监测和VSP测井市场逐渐扩大,从江汉油田内部和涪陵页岩气市场,走向外部的油气中心和地调中心等,目前已经走进中石油市场,实现零星市场向长期稳定市场转化。 “把不赚钱项目做成赚钱项目” 如何把不赚钱项目做成赚钱项目? 2017年,该中心开始了创新管理的探索之路。 为了保证项目盈利,该中心大胆提出项目管理创新。提出打破传统的管理模式,以项目施工需求出发,采取现场管理层简化、一岗多职等手段,促进项目管理的成本控制。宁227井地面压裂监测项目的项目经理周红彬就身兼数职,他不仅负责生产,还负责党建、安全、质量、后勤等工作。 “一个顶多个,为中心省了不少钱呢!”周红彬笑着说。 为了推行这一管理理念,该中心主任邓搏亲自挂项目经理,深入一线带项目。在施工宁H18、H19平台压裂监测项目时,他大年初三就到现场指挥生产。在施工八页2井地面压裂监测项目时,他踏上青海4000多米的高原,忍着高原反应带来的种种不适靠前指挥生产,用他自己的话说:“不亲临现场,怎么推行项目管理理念。”正是这种敢闯、敢创的冲劲,促进了经营管理的创新。 今年初,该中心又提出项目一体化服务,再次进行内部结构调整,将整个中心分为四个团队,分别为市场开发团队、项目管理团队、技术支持团队、项目运行服务团队,由中心统一指挥后,发挥团队之间的合作,特别是项目部的内部合作协调,促进了项目的有效经营和管理。目前,该中心基本实现了硬软件的落地,沉淀了“三大主营业务”的一体化服务,实现规模化生产。 项目的创新管理促进项目边际贡献的提升,把以前不赚钱的项目变成赚钱项目,2018年实现了5190万元产值,在实现自养的条件下,还向分公司上交了780万元的利润。 走高端技术之路,促长远持续发展 “这两年来,虽然市场在不断扩大,但更多从事的是劳动力密集型工作,在高附加的业务部分较少。”该中心主任邓搏介绍,比如压裂监测资料处理能力不足,无法承揽占合同额30%的高附加值工作,这并不利中心长远持续发展。 “要想实现长远持续发展,必须走高端技术之路”。为实现更大的发展空间,今年初,该中心进一步调整业务结构,把微地震监测市场作为主攻方向,着手从低附加值的劳务服务向高附加值的技术服务转型,重点打造微地震监测资料采集和处理解释一体化服务特色技术。 该中心优选软件,引进了国际上先进的微地震监测软件,该软件拥有两项专利,是国内功能最齐全、技术最先进的微地震监测现场及室内资料处理、解释软件,能够实时反演裂缝发育特征。 经过长达几个月的培训、测试、学习,于今年7月份开始应用到项目,该软件在涪陵焦页30号平台井中压裂实时监测项目中,监测到了末端事件,创造了井中压裂监测水平段2800米的最长国内纪录,赢得了甲方的高度赞誉。 目前该技术已经应用到吉页油1HF地面压裂监测、八页2井地面压裂监测项目、涪陵30-S1、5井中压裂监测项目等8个项目中,均取得了骄人的成绩,赢得了甲方高度好评。这一技术使项目产值增加30%左右,同时在抢占市场先机和争取更大市场份额方面,更有优势。 今年8月份,该中心在成都召集多家合作伙伴,共商合作意向,引进高端新技术。 目前,该中心已在微破裂油藏监测PSET技术、产气剖面测试技术、储气库评估技术等领域深入开展工作。形成了市场空间越来越广、合作伙伴越来越多、市场“蛋糕”越做越大的可喜局面。 (石建芬 许红 刘韦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