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行业  人物  企业  生活  English 
 
 
  石化要闻  |  国际  |  海外  |  人物  |  观察  |  图片
高层动态  |  国内  |  责任  |  言论  |  专题  |  视频
     
 
   您的位置: 新闻频道 >>> 石化要闻
 

上海石化为91万个密封点做“体检”

2019-12-10     来源:中国石化新闻网
石化新闻

中国石化新闻网讯 经过两年努力,中国石化上海石化股份公司运用LDAR检测方法,在生产装置梳理出91万个密封点。通过对密封点定期“体检”、动态跟踪,该公司有效降低了装置泄漏风险,厂区边界挥发性有机物浓度较去年同期下降5%。

引入专业公司,摸清装置“家底”

上海石化的乙烯装置始建于上个世纪,经过多轮改造后,陆续建成和投用了14台裂解炉,占地面积达到14万平方米,相当于20个标准足球场。这样一套管线复杂的老装置,会有多少个密封点呢?两年前,为了摸清现场密封点的“家底”,该装置发动员工一起查找,最终找到了4万多个密封点。

与此同时,上海石化其它生产装置也在找它们的密封点。经过各方努力,63万个密封点被汇总到上海石化相关部门。尽管数据庞大,但该公司管理层判断,公司的密封点远不止这个数字。

为此,2018年上海石化引入专业服务公司,通过参考精准的仪表和管线流程图,以阀组和仪表实际安装位置为依据,将现场密封点分成合理的组群,并且拍照建档。然后,该公司以此为依据,建立了建厂以来首份详细的投用装置密封点清单。最终,工作人员根据清单,在公司生产现场共梳理出了91万个密封点,单在乙烯装置就清点出122806个密封点,远超之前上报的4万个。

采用专门设备,消除“不可达点”

在以往的LDAR检测中,总会有一些点被归为“不可达点”,要么是位置太高,要么是离平台太远,尽管知道这些点的存在,却没有办法对它们定期“体检”。

此次梳理现场密封点时,上海石化首次摸清了装置的“不可达点”总数和分布位置。并通过采用延长杆和先进的红外探测器来解决“不可达点”的检测问题,将它们拉入定期“体检”队伍。

据了解,延长杆加上检测人员手臂长度,能把检测探头送到5米外的距离,可轻松检测到该公司9成以上的“不可达点”。超过5米的“不可达点”,检测人员会使用红外探头,远距离探测其是否存在泄漏。通过初步的红外检测数据,再配合运用符合相应法规和行业标准的计算公式进一步验算,保障这些“不可达点”不会被漏检和错检。

建立规范制度实现动态“体检”

有了专业服务公司的技术服务,上海石化LDAR检测工作可谓如虎添翼。但是,该公司管理层并没有因此就做“甩手掌柜”。

在实际检测中,上海石化对全部现场密封点进行挂牌管理。其中,泄漏量较大的密封点挂黄牌,修复后又再次发现泄漏的密封点用红牌。挂牌制度配合定期复检,上海石化实现了对全部91万个密封点的动态管理,为及时修复泄漏隐患,提供了指引方向。

在此基础上,上海石化设备管理部门还制定了专门的抽查制度。专业服务公司采集到现场检测数据后,该公司设备动力处会按照一定比例,从中随机抽取部分数据,对这些数据进行现场核对,为LDAR检测数据质量再上了一道“保险”。

通过为91万个密封点定期“体检”,及时消除密封点的泄漏隐患,再加上其它环保举措,进入今年四季度以来,上海石化厂区边界挥发性有机物浓度,较去年同期降低约5%。

下阶段,上海石化计划为未来的LDAR检测工作提供新的信息化手段,让LDAR检测数据实现实时检测、实时传送,为进一步提高LDAR检测的质量,提供更丰富的技术手段。

(邓昊 刘丽 陈枫)


延伸阅读
 
 
<返回频道首页>
 
 
   石化要闻
· 九江石化一工程获得国家优质工程奖
· 茂名石化下沉基层解难题当好“服务员”
· 中国润滑油产业创新联盟成立
· 管道公司多路并进构建高效应急管理体系
· 销售华中开展管道沿线地铁施工排查
· 华北油气分公司做好气煤交叉开采风险防控
· 天津石化炼油板块向稳定运行要效益
· 国际汽配展“长城”唱响中国品牌
   图片新闻
咸宁石油:定位终端销售市场 提升市场占有率 淮南石油:手持防爆式POS机,顾客员工“双满意”
上海石化:向现场余料管理找效益 安庆石化炼油二部加班加点进行法兰面修复
   高层动态
· 戴厚良会见常州市委书记
· 马永生赴安徽调研精准扶贫工作
· 喻宝才赴岳普湖县开展精准扶贫调研
· 蒋亮平赴山西石油调研
   行业·国际
· 11月全球海上钻机数量同比增加41台
· 全球油气下游加工资本支出接近1.9万亿美元
· 全球深水油田油气产量将强劲增长
· 今年俄罗斯天然气产量增至7400亿立方米
· 印度天然气消费量将在10年内增长3倍
· 自由港LNG项目2号生产线已开始生产LNG
· 未来两年巴国油股本价值可能增加近一半
· 东南亚MA市场稳定 需求疲软冲淡成本压力
   行业·国内
· 成立合资公司 两桶油抱团抢食海南
· 俄媒分析中俄天然气管道后续建设前景
· 国企混改新案例 京能燕开创新综合能源保障体系
· 上能电气过会 年内二度IPO通过率近七成
· 高效冷却系统 每年节能相当于三峡发电量30%
· 中石油23座储气库日产量突破1亿方创造新纪录
· 2019中国节能与低碳发展论坛在京召开
· 新能源车新版规划 氢燃料技术锁定为重点
 
 
 
 报社简介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广告服务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996322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3542号   广电节目经营许可证(广媒)字第180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459号
 京ICP备 10210212号-7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18号   本网常年法律顾问 北京维京律师事务所 孙连钟律师 高天玉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