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行业  人物  企业  生活  English 
 
 
  石化要闻  |  国际  |  海外  |  人物  |  观察  |  图片
高层动态  |  国内  |  责任  |  言论  |  专题  |  视频
     
 
   您的位置: 专题 >>> 新闻频道专题 >>> 新春走基层脱贫攻坚一线见闻
 

老杜的豆腐创业记

2020-01-23 来源: 中国石化报
石化新闻
 

杜秀祥(中)向村民出售豆腐。 易姣龙 摄

在中国石化的资金支持下,凭着手脚勤快、价格公道、品质优良,自家豆腐在村里一炮打响

本报记者 刘江波 蔡廷永 张 欢 张 勇

冬日的三里村,小雨淅淅沥沥。还没到杜秀祥家,远远就看到蒸汽氤氲,闻到一股扑鼻的豆香。看到扶贫干部和记者挤进家门,老杜挥挥满是豆渣的手说,稍等一下,把浆子搅一搅就来。白色的豆浆在老杜手中上下翻飞,从豆浆到豆腐脑再到豆腐,一道道工序、一个个步骤,老杜烂熟于心。

产业扶贫是最直接、最有效的办法,也是增强贫困地区造血功能、帮助群众就地就业的长远之计。老百姓只有收入稳定,脱贫效果才能稳固。2017年以来,湖南省平江县三里村引入峰岭菁华果业有限公司,在原本撂荒的山上种植5000多亩猕猴桃与黄桃,通过流转土地和劳务用工等方式,为当地贫困户带来就业与稳定收入。虽然老杜通过土地流转得到一部分收益,但对于有腿疾的他而言,上山侍弄猕猴桃,身体条件不允许。

看着别人的生活一天天变好,老杜只能干着急。中国石化扶贫干部江建兴在走访中发现,老杜小时候学过做豆腐。“不如搞一个豆腐坊。”江建兴建议。

但这些年来,供养孩子上学、老两口看病吃药,已经让老杜一家一贫如洗,开豆腐坊更是想都不敢想。江建兴告诉老杜不要气馁。第二天,江建兴就向三里村扶贫工作队汇报,为老杜争取到中国石化提供的创业启动资金,豆腐箱、打浆机陆续齐备。

勤快的老杜,天不亮就开始一天的劳作,添柴火、磨豆浆、滤豆渣、点豆腐。考虑到老杜的身体情况,江建兴又申请资金,为老杜购置一辆三轮电瓶车。“卖豆腐喽!卖豆腐喽!”三里村和临近村从此多了卖豆腐的吆喝声。价格公道、品质优良并且独此一家,老杜豆腐在村里一炮打响。“去年搞了差不多3万块。”老杜说。

老杜说,这短短几年,不仅自家的生活变好了,村里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路口竖起了指路牌,菜地扎起了竹篱笆,家里也装了自来水,幸福感噌噌往上爬。

原来的三里村是平江县梅仙镇的落后村,经济上拖后腿,乡村环境也脏乱差。现在,经济发展争上游,村容村貌换新颜,老百姓兜里有了钱,眼里有了光,脱贫致富大步向前。目前,三里村已经实现整村脱贫出列。

老杜一边和记者聊天,一边还不忘做豆腐。在点豆腐之前,豆腐的形态还是豆腐脑。老杜舀起新鲜的豆腐脑,邀请记者品尝。细滑的豆腐脑入口即化,香甜可口。这不正像老杜的日子吗——虽经历磨砺,终收获幸福的甘甜。

相关链接
 
 
<返回频道首页>
 
 
 报社简介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广告服务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996322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3542号   广电节目经营许可证(广媒)字第180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459号
 京ICP备 10210212号-7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18号   本网常年法律顾问 北京维京律师事务所 孙连钟律师 高天玉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