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行业  人物  企业  生活  English 
 
 
  石化要闻  |  国际  |  海外  |  人物  |  观察  |  图片
高层动态  |  国内  |  责任  |  言论  |  专题  |  视频
     
 
   您的位置: 专题 >>> 新闻频道专题 >>> 扎实开展百日攻坚创效行动 为实现全年目标打牢基础
 

天津石化聚烯烃新品硬核助力百日攻坚

2020-04-20 来源: 中国石化新闻网
石化新闻
 

中国石化新闻网讯 4月15日,下午的一场激烈的“头脑风暴”,给了天津石化烯烃部聚乙烯车间技术员薛少利新的启发。他反复推敲其他技术人员的想法和建议,正在对聚乙烯新产品的生产方案进行细化,再梳理一次生产方案的各个细节。

按照天津石化“百日攻坚创效”行动部署,烯烃部以“吴文清劳模创新工作室”为载体,继续加大新品生产研发力度。此次团队“头脑风暴”就是集中火力攻克聚乙烯新品试生产瓶颈。他们对牌号切换及生产过程的各个环节,都详细列出操作步骤,并研究探讨各个控制参数的数值,对关键点和关键操作做到心中有数。

天津石化烯烃部在业内享有“聚烯烃新品研发基地”的美誉。这套建于1995年的“小乙烯”,把“规模小、成本高”的劣势,变为“船小好调头”的优势,眼盯市场风向标,以增产高附加值产品为目标,始终保持各项经济技术指标稳中向好。得益于多年来新品开发带来的经济效益和企业的发展后劲,面对新品开发带来的装置运行风险和经济指标风险,他们咬住开拓高端市场目标不放松,深挖装置潜力,扩大盈利空间,促进整体生产优势凸显的同时,实现“生产一代,研发一代,储备一代”的良好态势。

此前,中石化领军人物吴文清带领团队成功完成了气相法聚乙烯冷凝技术的开发应用,使聚乙烯产能翻倍。如今,吴文清劳模工作室作为“化工业务提质增效”的利器,成为了天津石化更精准攻坚创效的硬核实力。他们瞄准高端市场,结合装置持续开展技术创新,做好新型催化剂技术储备,使装置不同熔融指数系列产品能力不断提高,其中聚乙烯三元共聚新品F1815的膜厚从170微米降至140微米,使天津石化成为国内首家生产“超薄”重包装膜基地。近三年来,天津石化“两聚竞秀”,累计完成了24个聚烯烃新产品研发并进行工业化生产,6个牌号成功顶替进口,打破了国外知名企业的市场垄断。聚乙烯2650成功出口日本、聚丙烯5015M、EPS30R、T30出口越南、马来西亚。

在此基础上,他们注重提升产品综合竞争力,不断根据客户需求完善生产加工方案,根据不同的熔融指数的产品对装置生产的影响,通过提高催化剂活性,优化工艺参数控制,牌号切换的稳定性,以高质量产品满足不同客户的生产需要,提高产品竞争实力。他们积极调研市场,瞄准目标,及时根据客户的需求和反馈,推进新的“拳头产品”规模化生产。不断拓展市场占有份额。

今年以来,天津石化烯烃部生产新品专用料产品40832吨,专用料比例达到85.3%,其中聚乙烯新产品专用料累计完成26600吨,为总产量的87.15%。3月份,市场热销的TJZS2650系列产品,以及DFDA6010等拳头产品,分别占到加工总量的69.3%、15.84%,直接将聚乙烯新产品专用料比例推到96.3%的历史新高。

为全面应对新冠影响和装置进入运行末期、即将迎来大检修的双重挑战,天津石化以“百日攻坚创效”行动为契机,做好大修期间两聚产品分阶段降库安排和牌号储备,增产增销聚乙烯2650、聚丙烯热成型等高附加值产品,确保大修期间渠道稳定、份额不降,为下一个生产周期的效益提升做足准备。

(张辉 蔡蕾蕾)

相关链接
 
 
<返回频道首页>
 
 
 报社简介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广告服务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996322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3542号   广电节目经营许可证(广媒)字第180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459号
 京ICP备 10210212号-7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18号   本网常年法律顾问 北京维京律师事务所 孙连钟律师 高天玉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