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行业  人物  企业  生活  English 
 
 
  石化要闻  |  国际  |  海外  |  人物  |  观察  |  图片
高层动态  |  国内  |  责任  |  言论  |  专题  |  视频
     
 
   您的位置: 新闻频道 >>> 石化要闻
 

上海石化乙烯生产做“加减”创效益

2020-05-06     来源:中国石化新闻网
石化新闻

中国石化新闻网讯 今年以来,上海石化乙烯高附收率、加工损失率均保持历史较好水平,但燃动能耗与先进水平相比仍有差距。面对“跷脚”现象和“短板”效应,该公司烯烃部总经理徐建伟表示,扎实开展“百日攻坚创效”行动,在产量和收率上做加法,好上加好;在物耗和能耗上做减法,补上“短板”,齐头并进,争创效益。

做加法,做大乙烯产量,提升高附收率

一季度,上海石化由于炼油系统压减成品油降负荷和部分炼油装置大检修,打破了物料平衡,使下游化工原料面临严重短缺的困难。为此,该公司想方设法保供乙烯料,做大乙烯产量,并有效提升了技术经济指标。3月份数据显示,乙烯装置当月产量超计划量840吨,高附收率、加工损失率、吨乙烯原料成本均排名中国石化同类装置第一。

进入4月以来,该公司进一步在增产量、提收率上做文章。

首先是在原料优化上争效益。该公司相关部门组成的优化小组开展日优化工作,每天通过SPYRO软件测算各原料的裂解效益,根据效益最大化原则优化原料结构。一方面,加大从炼油部、芳烃部引入富乙烯气、芳烃干气做原料的力度,从而增加乙烯产量。另一方面,紧盯液化气和天然气的比价,及时调整天然气供应计划和液化气流向。当前,液化气与天然气价差每吨约300元,该公司优先将部分液化气作为燃料气的补充,替代部分天然气,争取最大效益。

其次是在运行优化上争效益。结合裂解炉运行状况,装置生产技术人员精准调整裂解炉出口温度,最大限度地提高裂解过程中氢气、乙烯、丙烯、丁二烯等高附加值产品的收率,力争高附收率达到63%以上的较好水平。

做减法,减少物料损失,降低燃动能耗

据了解,上海石化乙烯装置燃动能耗与先进水平相比差距较大,在中国石化同类装置处居中水平。

对此,烯烃部勇于正视差距,三管齐下降能耗。

强化现场管控。该部认真开展火炬气系统相关管线、阀门的查漏消漏工作,每日对火炬气排放量进行监控,最大程度降低物料排放损失。同时,大力推进LDAR(泄漏检测与修复)工作,在一季度覆盖点近3万个的基础上,继续扩大检测点,及时发现和消除泄漏点。

优化运行管理。烯烃部成立了蒸汽优化工作小组,经过深入分析研究后,从降低燃动能耗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出发,狠抓三项优化措施:一是优化开工锅炉发汽量,直接减少燃动成本;二是优化减温减压器运行,实现能源梯级利用;三是优化蒸汽管网,借力外部蒸汽。目前,该部通过调节电泵与透平泵开备、调整压缩机透平抽汽量、利用外部管网富余蒸汽等措施,有效减少了开工锅炉超高压蒸汽的发汽量。

严控“三小”杜绝“三非”。生产中的小波动、小偏差、小异常和非计划停车、非计划停机、非计划停炉,不仅影响安全环保,而且还是创效的绊脚石。对此,烯烃部充分利用劳模(技师)工作室平台,以“关键机组特护小组”“裂解炉运行特护小组”为抓手,开展特护并进行预防性检查。同时,对每一项重大作业、每一个运行难题,都在由劳模(技师)工作室进行专题研讨,并编制作业指导书,指导员工有效辨识风险、防范风险。

该部管理人员坚持执行 “一周双查”现场检查机制,即周一上午进行现场隐患排查,周四下午进行塔罐检查,确保严控“三小”杜绝“三非”工作收到成效。

(胡拥军)


延伸阅读
 
 
<返回频道首页>
 
 
   石化要闻
· 燕山石化试产氢调法聚丙烯熔喷料喜获成功
· 董东管道吉利河定向钻穿越开钻
· “长城”获全球最高标准汽机油首批认证
· 广东石油携手广州黄埔区政府打造百亿级氢能项目
· 西南石油局筑牢防洪防汛“安全堤坝”
· 广州石化真情关爱助力百日攻坚创效
· 十建公司全力攻坚创效加速重点项目建设
· 销售华南智慧用能决策系统正式投用
   图片新闻
攻坚“三率”,助力油品盈余增效 低渗致密油藏储量有效开发
百日攻坚创效强化应急演练保障安全生产 西北油田分公司:顺北油气田五号联合站建设工程正式开工
   高层动态
· 张玉卓会见国家开发银行董事长赵欢
· 张玉卓马永生与中国建材董事长周育先会谈
· 马永生看望慰问公司老领导和院士
· 喻宝才赴岳普湖县开展精准扶贫调研
   行业·国际
· IEA:2020年全球能源需求将下降6%
· 5月份全球石油过剩状态将得到改善
· 全球勘探生产收入将减少1万亿美元
· 俄罗斯预计2020年石油产量将下降15%
· 雷斯塔:2025年全球石油供应缺口500万桶/日
· 壳牌自二战以来首次下调股息
· 巴西3月石油产量增加
· 挪威削减石油产量帮助稳定油市
   行业·国内
· 年内第5次再搁浅 国内成品油价格不作调整
· 一季度能源价格普遍承压 新奥股份推动转型
· 全球石油市场重返低油价时代
· 国际油价跌势未止 有望在三季度盘整向上
· 疫情价格战双重打压 油价近期难以回升
· 国际油价创新低:看似偶然,实则必然
· 国际油价大跌成为推动石油石化产业改革的催化剂
· 疫情和低油价对国内LNG市场影响有多大
 
 
 
 报社简介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广告服务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996322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3542号   广电节目经营许可证(广媒)字第180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459号
 京ICP备 10210212号-7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18号   本网常年法律顾问 北京维京律师事务所 孙连钟律师 高天玉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