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0-05-13 | 来源: 中国石化新闻网 |
![]() |
![]() |
石化新闻![]() |
中国石化新闻网讯 5月8日,地球物理公司“百日攻坚创效”行动专项奖励再次放榜,钟潭三维项目7次上榜,山东单家寺三维和沙特S84项目分别5次获奖。 日效比着创纪录,旬度瞄准超产干。“百日攻坚创效”行动以来,地球物理公司设立项目日生产纪录奖、项目旬度超产奖、市场开拓专项奖、安全生产疫情防控专项奖,以赛促攻坚,以赛促创效,累计拿出50多万元,开展了26次奖励。 该公司规定,达到项目计划生产日效,且单日生产超过项目最高日产纪录10%以上就能获得“日生产纪录奖”。“实现快产超产,每个工序必须环环相扣,紧密衔接。”承担单家寺项目生产的SGC2106队副队长杨勇说。坐镇仪器车生产指挥,他严格把控每个工序的时间节点,一旦哪个环节出现滞后,立即调集人力物力增援,确保项目运行始终受控。 比攻坚克难、比生产效率、比管理水平、比平稳有序,瞄准日效再提升,SGC2106队天天根据实际生产分析运行得失,不断优化施工方案。 他们坚持分区域动态管理,分片承包到人。放线班将原来早6点的出工时间提前到4点半。“我们提前完成当天的工作量,就能给下道工序留出充足的时间。”放线班长邓东说。面对大型化工厂严苛的安全要求,放线班联合测量组提前8天详细踏勘地形。他们组织56名具有20年以上施工经验的老员工,严格按照厂区要求作业,实现了快速穿越。 疫情期间被迫停工的钟潭三维项目,现如今错过最佳施工期,面对水网地带春耕抢播,油菜、小麦收割,村庄密集等不利因素,SGC2127队动员后勤管理和服务人员向直接生产岗位靠拢,工余时间看护排列、协调关系。 队长高贵龙身先士卒,带领5名党员和生产骨干担任机动炮手。“哪里缺人就补充到哪里。”高贵龙说,这样一来,放炮班由原来的12组增加到16组。他们还采用两套仪器疏通排列,让故障排查和放炮生产同时进行;优化放炮时序,通过白天激发村庄附近炮点,夜间激发村庄范围外炮点,获取村民理解和支持。让项目运行驶入了“快车道”。 位于四川、云南、贵州交界地带的桂花三维工区悬崖峭壁林立,涉及大面积的原始森林和无人区,海拔1848米的虎头山,更是当年红军四渡赤水的激战地。找油先找路,进山先开路,承担施工的SGC2123队成立20多人的突击队,放线班长杨庆华带着8名队员扛起了虎头山的开路任务。 面对六十多度的陡峰和密不透风的树叶藤蔓,杨庆华将组员兵分三路,每天早7点半出工,晚7点收工,12个小时坚守现场平整台阶、修剪树枝。比速度、比安全,他们仅用25天就打通了大半个工区的上山通道,保证了测量、放线、钻井工序快速上手。 以市场开发促经营创效,以运行优化促提速提效,以科技赋能促提质增效,以内部挖潜促降本增效,以政策落实促经营增效,以安全生产促经营保效。百日攻坚创效行动部署以来,地球物理公司全面打响了增效保效攻坚战。 沙特S84项目一个月4次打破阿美公司生产纪录、钟潭三维地震项目比计划提前11天完工、隆盛三维地震项目去除疫情影响提前20天完工……重奖赋能,项目日效节节高,快速形成了大干、苦干、快干的冲刺氛围。 (孙刚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