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行业  人物  企业  生活  English 
 
 
  石化要闻  |  国际  |  海外  |  人物  |  观察  |  图片
高层动态  |  国内  |  责任  |  言论  |  专题  |  视频
     
 
   您的位置: 新闻频道 >>> 石化要闻
 

江汉石油工程硬核创新点燃自主研发“新引擎”

2020-05-15     来源:中国石化新闻网
石化新闻

中国石化新闻网讯 5月13日晚21时,位于湖北省武汉市东湖高新区的江汉石油工程公司工具总装实验室内,机器声轰鸣,研究人员正在紧锣密鼓的加装“SSC-江汉可溶桥塞”。自3月29日,该产品在涪陵页岩气田创下了可溶桥塞分段28段段数最多纪录以来,1个多月时间,该公司已陆续收到了来自四川、重庆、宜昌等多个工区的订单。

在竞争中求生存,自主研发解决生产难题

作为水平井分段压裂技术的核心工具,可溶桥塞自问世之日起,就备受业界关注。因其可大幅降低压裂作业的后期施工费用,抗高温、耐高压、可自溶成粉末的材质特性,既避免了碎屑、作业泥浆污染储层,又避免了井下安全风险,提高了作业效率。

应时代而生,伴随页岩气勘探开发向超长水平段方向发展,可溶桥塞逐渐代替复合桥塞,成为页岩气勘探开发过程中提速降本增产增效的时代“新宠”,并成为代表页岩气勘探开发先进性的“代名词”,引得多方竞争。

2017年,公司在自主研发复合桥塞的基础上,对标国际一流,针对可溶桥塞严重依赖进口产品的格局,组织相关科研人员进行可溶材料项目攻关,走出一条国产化、特色化、自主化的页岩气勘探发展之路。一年多时间里,公司科研人员在结构设计、工序优化和评价实验方面,前后共完成各类试验300余组,成功研制出能够满足页岩气水平井分段压裂的“SSC-江汉可溶桥塞”,并于2018年5月成功完成首次现场试验,与进口可溶桥塞相比,单井可节约时效近20%。

卡着脖子搞创新,做就做标杆产品

那一场试验的成功,仅仅只是代表了“SSC-江汉可溶桥塞”具备了在涪陵工区全面实现国产化降本的基础,但国内页岩气勘探开发依赖进口工具的格局依旧没有打破。

“对标国际一流从来都不是一句口号,只有站在国际一流的视角去审视产品的设计与研发,才能做出行业标杆性的产品出来。”页岩气开采技术服务公司经理袁发勇说。“客户的不信赖、不认可,均源自产品没有达到客户满意的效果。”

一次产品研讨会上,试油完井工艺研究所主任师徐帮才大胆提出缩减桥塞尺寸,提高自溶时效,满足不同作业需求的想法。他们就是要在“砖头机”横行的可溶桥塞领域制造出一个小巧精干的“触屏手机”。通过优化工具设计结构,重新进行可溶合金实验。2019年8月,经过2个月的努力,直径101.6mm,长度440mm,涪陵工区重量最轻,体积最小的耐高温双卡瓦可溶桥塞诞生。

同年12月,在焦页109-2HF井,涪陵页岩气公司组织公司国产“SSC-可溶桥塞”第一次与进口产品在同一平台进行比拼。最终,经过5天的拉力赛,1支进口产品出现遇阻,10支“SSC-江汉可溶桥塞”全部顺利完成关键工序施工,仅耗时3.5小时,这一惊人的性能表现赢得了在场客户的高度赞扬。

不仅如此,随着公司制定的可溶桥塞检测与应用能源行业标准的认定与发布,“SSC-江汉可溶桥塞”不仅成为了国内同行的标杆,同时也成功跻身国际先进行列,各项技术达到领先水平。

单井到多井同步,全产业链“溶”出大市场

优异的产品性能表现带来的是优异的市场表现。自2020年以来,“SSC-江汉可溶桥塞”正以体积小、长度短、井筒通过性好、不易中途坐封、有效密封时间长、溶解率高等高性价比,赢得甲方信赖,并成功在四川、重庆、宜昌等页岩气市场“安营扎寨”。

截至目前,由公司自主研发的“SSC-江汉可溶桥塞”正在焦页181-1HF井、焦页27-S4HF井、焦页27-S5HF井等3口井进行同步应用。

从单井实验到多井同步应用的背后,我们看到的是客户对“SSC-江汉可溶桥塞”优异性能的认可,推动了公司自主工具的规模化生产,并逐渐延伸到为客户提供设计研发、加工制造、总装测试以及现场技术服务等“一条龙式”全产业链技术服务。

四年的全产业链发展,锻造了“SSC-江汉可溶桥塞”的系列化发展之路。截至目前,公司已自主研发形成了3大系列,可满足88.9~139.7mm不同套管井内使用的可溶桥塞。公司现有的工具总装车间,可实现年产出“SSC-江汉可溶桥塞”3000套。同时,作为石油工程公司跨区域推广的重点新产品,“SSC—江汉可溶桥塞”现阶段已在涪陵工区全面推广应用,彻底解决了进口产品卡脖子难题,完善了工具国产化“拼图”,引领国内页岩气勘探开发走上国产化、特色化、自主化发展之路。

(李澎)


延伸阅读
 
 
<返回频道首页>
 
 
   石化要闻
· 华北油气天然气市场化进程迈出关键一步
· 广州石化成功产出高熔指聚丙烯纤维料新产品
· 广东石油全力保供大湾区工程建设
· 管道公司部署全国两会期间安全保障工作
· 【新闻故事】“把失去的时间抢回来”
· 润滑油公司4632难燃液压液获得FM认证
· 巴陵石化协助岳阳市消除涉氨重大安全隐患
· 石化机械成套开发与应用全电动压裂装备
   图片新闻
巴陵石化:原料验证为优化生产“打前站” 西北完测:党员引领聚力攻坚创效
欢迎加注动力强大98汽油 销售竞赛凝聚全员力量攻坚创效
   高层动态
· 张玉卓董事长寄语国际氢能理事会
· 张玉卓到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调研
· 马永生会见中国电信总经理李正茂
· 喻宝才赴岳普湖县开展精准扶贫调研
   行业·国际
· 欧佩克将今年石油日需求预测下调900万桶
· 汇丰:今年全球石油日需求将下降约900万桶
· 需求回升 亚洲液化天然气价格飙升20%
· 美国将购买多达100万桶石油作为应急储备
· 阿曼67亿美元石化项目进入调试阶段
· 俄油将今年投资减少至102亿美元
· 德州4月份发放钻井许可证同比减少50%
· 俄油将为其沃斯托克石油项目建设港口
   行业·国内
· 国内油价调整大概率“四连停”
· 国内主要能源品种供应充足
· 国际原油价格大跌拖累PPI走低
· 李朋德等政协委员谈国际油价:紧绷能源安全之弦
· 中国化学工程集团释放最高股权比例推动混改
· 国家能源局进一步抓紧抓实抓细能源安全工作
· 长江流域首艘千吨级纯电动货船试航
· 复工“加油” 福建首座电油综合功能服务站投用
 
 
 
 报社简介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广告服务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996322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3542号   广电节目经营许可证(广媒)字第180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459号
 京ICP备 10210212号-7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18号   本网常年法律顾问 北京维京律师事务所 孙连钟律师 高天玉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