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0-06-05 | 来源: 中国石化新闻网 |
![]() |
![]() |
石化新闻![]() |
中国石化新闻网讯 “物资采购降本我们一直在做,今年形势异常严峻,我们要拿出革命性措施,利用好市场和批量优势,在降本增效的主战场上打好百日攻坚战。”在物资管理配送中心百日攻坚创效行动动员部署会上,胜利油田物资管理配送中心副经理、总会计师岳志鹏说。 百日攻坚创效行动开展以来,物资管理配送中心提出了“物资采购成本同比降低4%”的攻坚目标。 落实五项措施,实现精准降本 面对困难和压力,物资管理配送中心各采购部门立下“不讲条件、不打折扣完成目标任务”的军令状,迅速制订出优化采购策略、加大竞争性采购力度、建立灵活调价机制、计划分配向主动降低成本多的供应商倾斜、争取合理库存储备限额发挥储备效能5项降本措施,逐项分解认领,倒逼实施运行。 作为采购降本的“常胜军”,煤炭采购部多年来一直坚持“冬煤秋储、夏煤春进”,实行均衡错峰进煤的采购策略。面对此次降本目标,该部志在必得。他们抓住煤炭市场供大于求的有利时机,精准出击,加大中小煤矿和国有大矿长协煤等低价煤炭的采购比例,每月最低可实现降本100多万元。同时,根据市场价格和油田采购批量优势,与供应商深入协商,经过反复“游说”,最终争取到大客户优惠政策,将降价区间追溯至今年1月。四月份结算时,依法合规追回一季度采购差价883.5万元。 大宗油套管等大宗型材料是由总部直接实施招标采购的物资。攻坚战役打响后,金属材料科紧跟市场变化,牵头集团公司各兄弟单位从框架物资着手,在充分市场调研和价格论证的基础上,向总部建言献策,提出将调价机制由原来的每季度调整缩短至每月调整一次,以提高政策的灵敏度和时效性。总部采纳后,一举实现成品油套管价格两连降,在三月份采购价格的基础上直降350元/吨,按五六月份累计消耗1.6万吨测算,可节约资金560余万元。 调整谈判策略,力促持续降本 物资价格管理科通过调整采购策略,在谈判过程中与供应商逐项对接分析,直接向供应商寻求降价空间。看似“简单粗暴”的招式,实则是即拼韧劲又拼脑力的“技术活”,因为每一次谈判都是与供应商的零和博弈。他们时刻浏览各大权威价格发布网站,关注包括化工产品、钢材、有色金属、机械加工用料等6万多项主要原材料的市场行情,实时梳理,做到了如指掌。行动以来,完成了459个品种的降价调整,涉及框架协议1664份,平均降幅达到4.94%。 “我们要利用这一百天,赶进度、追目标,更要有化危为机的长远考虑,找到‘一百天之后’自身高质量发展的突破口。”中心党委书记、副经理刘忠田的话,引发中心上下深入思考。 能否持续有效降低采购成本?能否与供应商达成战略联盟,实现多方共赢?化工材料科在这一点上作了有益探索。他们选定173个油田化学剂品种打开分析,对84家入围供应商的403份原材料构成分析表,邀请油田有关单位专家从使用单位用料需求、原材料构成及占比合理性等多个方面逐项分析论证,朝着即能节约生产成本又能提高产品性能和稳定性的方向努力。最终,锁定“二甲苯”作为价格调整的主要因素。通过公式计算,将该产品及同类油溶性产品采购价格下调15%。仅这一类产品即可节约采购成本1100万元。供应商对调价予以认可,也对调价以后竞争力增强进而扩大市场份额充满了信心。 调整管控布局,提升专业化服务能力 在多措并举降低采购成本的同时,中心围绕“提升物资质量、助力攻坚创效”展开积极行动。中心质量检验部门着力强化质量督查工作,通过调整管控布局,前移质量管控端口,深入6家二级单位的18个基层班站,积极吸纳使用单位反馈意见,抽检物资80余批次。与此同时,中心上上下下都在围绕保障油田生产建设,以油田仓储配送体系改革和机关职能优化为契机,全面提升服务水平,保障油田各类物资的优质供应。 早在年初职代会上,中心就明确了“采购物资价格低、到货快、质量好、用户选择余地大”的奋斗目标,明确了打赢提质提速、风险防控和深化改革“三个攻坚战”,实现中心高质量发展的具体举措。百日攻坚行动安排与中心既定战略部署是一以贯之的。中心将以此为契机,建立长效降本机制,提高专业化服务质量,为油田高质量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正如油田物流高级专家、中心经理、党委副书记姚亦华所说:“4%的攻坚目标是挑战,也是责任。越是在艰难的时刻,越是要守住‘质量’这条底线,越要坚持保质保供这个使命,才能体现我们物资采购归口部门存在的价值。” (王维东 谢国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