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行业  人物  企业  生活  English 
 
 
  石化要闻  |  国际  |  海外  |  人物  |  观察  |  图片
高层动态  |  国内  |  责任  |  言论  |  专题  |  视频
     
 
   您的位置: 专题 >>> 新闻频道专题 >>> 2020年专题 >>> 扎实开展百日攻坚创效行动 为实现全年目标打牢基础
 

青岛LNG多措并举为设备“提效加速”

2020-06-05 来源: 中国石化新闻网
石化新闻
 

中国石化新闻网讯 随着百日攻坚创效行动进入冲刺阶段,天然气分公司青岛LNG接收站作为中国石化第一座海上液化天然气接收终端,坚守安全发展理念、以设备完好为基础,咬定“稳增产、精管理、创效益”的目标,多措并举为设备提效加速,确保接收站生产运行安全高效、天然气供应稳定,力争为集团公司多创效益。

青岛LNG接收站建立了科学完备的设备管理制度体系,日常管理更为精细规范,对全站300多台动静设备、1.5万台阀门、5000台仪表及300面电器开关柜实现包机管理、分级管理,实施卡片式标准操作法、实现全站关键进口设备自主维修,进口设备备件国产化和替代化降本效果显著。

实现关键设备、主要设备包机管理。接收站开展关键设备包机责任体系的建设及实施工作,明确包机范围、包机职责,落实包机责任人及考核机制,使包机工作落到实处。目前现场已设置12块包机看板。

实施设备分级管理。根据生产过程中的重要程度和管理难易程度,接收站对设备进行分级管理,分为关键设备(A级)、主要设备(B级)、一般设备(C级)三级,以设备分级为基础,完善设备故障、设备台账、现场包机、设备报表、检维修等管理工作。

实施卡片式标准操作法。青岛LNG总结投产5年多来的操作经验,编制《LNG接收站标准作业程序卡》,包括码头储罐、工艺处理、公用工程及消防系统共计35项主要设备操作程序,制定6项设备检修工艺处置程序卡,确保技操人员人手一册,加强设备操作培训、提升技能,坚决避免误操作现象。

全面实现进口设备检修自主化。针对接收站进口设备多、维修费用高、维修周期长的问题,青岛LNG积极研究进口设备自主检修技术,打破了技术垄断,解决了卡脖子问题,积累了检修经验,锻炼了骨干队伍,缩短了检修时间,节省了检修费用。接收站投产以来,自主检修与修旧利废共节约成本540余万元,成功实施了卸料臂旋转接头腐蚀自主维修、低温泵泵轴自主校正、储罐仪表检测系统自主改造和高压泵平衡机构优化升级,高压泵平均检修周期由原3500小时提升至10000小时以上。

设备国产化关键技术研究取得重要突破。青岛LNG积极进行备品备件国产化和替代化的探索。目前已对低温泵轴承实现国内采购、装车撬旋转接头低温密封实现国产化采购,卸料臂实现原厂替代化采购,国产高压泵测试机连续运转超过5000小时,降本效果明显、设备性能良好,投产以来各种备件采购成本合计节约890余万元。

(袁芳 王世超)

相关链接
 
 
<返回频道首页>
 
 
 报社简介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广告服务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996322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3542号   广电节目经营许可证(广媒)字第180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459号
 京ICP备 10210212号-7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18号   本网常年法律顾问 北京维京律师事务所 孙连钟律师 高天玉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