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行业  人物  企业  生活  English 
 
 
  石化要闻  |  国际  |  海外  |  人物  |  观察  |  图片
高层动态  |  国内  |  责任  |  言论  |  专题  |  视频
     
 
   您的位置: 专题 >>> 新闻频道专题 >>> 2020年专题 >>> 扎实开展百日攻坚创效行动 为实现全年目标打牢基础
 

勘探分公司:攻坚创效无止境,永远在路上

2020-06-12 来源: 中国石化新闻网
石化新闻
 

中国石化新闻网讯 有一群人,他们不畏疫情寒冬,穿行在崇山峻岭;他们有着火热的激情,却亏欠了亲人;他们一天走几十里山路,背几十公斤的设备,在深山间砥砺前行…

他们,就是近日完成勘探分公司近十年来最大地震勘探项目“中石化2019年-2020年綦江区块隆盛地区三维地震资料采集项目”的物探人!该项目由中石化地球物理南方分公司SGC2131队和SGC2141队承担!

今天,我们用“镜头”掀起他们的“红盖头”,看看这群可亲可爱可敬的物探人奋斗着、幸福着的瞬间!

“感动了镇政府、区、镇、村”

该项目跨越重庆綦江、巴南区、万盛区三城。

巴南区界石镇、南彭镇等靠近城区,去年10月下旬,区政府虽出台了支持文件,可镇政府明确表示不支持。

因为这些地方经历过修高铁、立交桥等工程项目,赔付标准谈不下来。

村民、村干部要求,爆破会损坏环境,一公里内水源、房屋都要赔付,且要按照电力、铁路标准赔付。

这要求严重超出赔付范围,工农关系一个多月毫无进展。项目组愁坏了,怎么“破局”?

“做细、做实、做精”是敲门砖

2141队的技术人员、协调人员,在巴南区政府支持下,邀请区、镇、村等一级级干部和村民,来到生产现场,深入了解施工性质,认识其与永久性基础设施建设的区别,经过半个多月磨练,才打通采集的“最后一公里”。

一村民说,2个多月,你们锲而不舍,天天来做工作,他们都动了恻隐之心,真不容易啊。

12月9日开始,采集组进村,逐户进行点位落实,在村民指定范围内,“见缝插针”确定点位。

12月23日,这最后的600个钻井,终于完成。

这仅仅是项目组在“攻坚”中的一个微缩影。

“5天精测近10公里隧道”

三涪铁路,是工区内一条长达9.8公里的电气化货运铁路,每天三趟火车,运行时间不固定。

2019年12月21至25日,为了精准工区内隧道走向,合理设计炮点,2131队员采取RTK技术(实时动态差分技术,是一种在野外实时得到厘米级定位精度的测量方法),结合全站仪导线技术,测量隧道。

负责人赵亮杰回忆说,隧道内没灯光、火车来了看不见,没卫星信号、顶上有裸露电线、空间狭窄、空气闭塞,背着测量设备,“对中杆”不能超过头顶,以防触电…第一天确实害怕。

9.8公里的隧道中间没有出入口,在充分做好安全预案的前提下,他们三个测量人员,带着干粮,跟着隧道管理员,采用全站仪布设导线,一站一站慢慢推进。

隧道里,每20米左右有检修口,四人相隔20米左右,最先听到铁轨声的,提醒其他人,火车来了躲在检修口。

一进就是一整天,渴了就喝口矿泉水,饿了就啃口干粮,5天安全测完,为后续钻井、下药和放炮确认,奠定了坚实基础。

“攻坚创效无止境”

项目连环衔接,实施生产管理智能化,满负荷运营,驶入发展快车道,节约了大量人员与设备的投入,勘探质量和效率显著提升。

工区断崖密布,峭壁千仞,云雾缭绕,林木繁茂,多为重点自然保护区。穿行其中,如何提高施工效率和进度,又能实现项目高效、优质采集呢。

两支队伍采取异向施工模式,2131队由北向南、2141队则自南向北。

当两队相遇时,为避免重复排列,提高设备利用率,最大限度提高整体采集作业有效时段,他们采取共用排列片共享施工方案,共节省排列铺设7000多道,也避免了“采集脚印”。

为解决悬崖区放线施工难题,减少故障几率,项目组加大投入,配备足量安全劳保用品,保证悬崖群内排列设备状况最好;在自然保护区,采用逐点设计,反复优化,逼近施测法;政企联动,划分禁炮范围,多级管控,践行“绿色勘探”……

3月29日,2141队以超常决心、举措和力度,用6天时间,结束了采集。解放项目占用的生产资源,为后续统筹部署、盘活闲置、调剂余缺提供了保障,为尚未完工的东标段及阳春沟三维降本增效创造了条件。

西标段结束采集后,项目部及时为尚未完工的东标段开展内部招聘,就近就便从西标段调剂余缺,代替分包商用工。盘活职工替代外包工,既让职工增加收入,也减少劳务外包费。

项目最终完工后,三维南边界与东溪三维、东边与平桥西-桃子荡三维资料共享拼接,为勘探分公司节约187平方千米,实施满覆盖1055平方千米,达到实际1242平方千米的整体勘探效果。

还有,为了丰富停待员工的生活,增强团队凝聚力,2131队下药基地,平整院子里闲置的荒地,种上了萝卜、香菜和一些生长期短的叶类蔬菜,还利用剩饭剩菜,养了六十多只鸡……为员工食堂“锦上添花”。

数字充满张力。站在新起点的物探人,“大包大揽”走进隆盛城区和大山深处,在“神经区”里,承受着孤独和寂寞, 用智慧做着大大小小的“CT手术”。高山深谷,留下了他们的足迹;雨天晴天,见证了他们的身影,哪跃动的红色工装,装点着测线,更装点着高质量勘探生机盎然的新篇章。

(贺彦)

相关链接
 
 
<返回频道首页>
 
 
 报社简介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广告服务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996322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3542号   广电节目经营许可证(广媒)字第180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459号
 京ICP备 10210212号-7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18号   本网常年法律顾问 北京维京律师事务所 孙连钟律师 高天玉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