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0-06-12 | 来源: 中国石化新闻网 |
![]() |
![]() |
石化新闻![]() |
中国石化新闻网讯 6月8日,在塔里木油田跃满22-H3井,15辆满载钻机设备的平板车在漫天风沙中缓缓驶出井场,承钻该井施工任务的胜利塔里木分公司80123队又一次踏上搬迁上钻之路。而他们这次承钻的,是180公里外的满深2井。 继该公司3-4月份克服疫情各类困难,推动3口井搬迁、5月份连续7口井搬迁,接连演绎西部口井搬迁上钻加速度之后,这是上半年搬迁的第11口井,对于参与搬迁的80123队职工来说,此次搬迁可谓是近年来难度最大的一次。 6月8日晚,接地方政府通知,甲方要求该队搬迁时,必须连夜将营房搬往新井。受此影响,随后的四天搬迁中,该队留守老井的14名干部员工及70869队赶来的11名帮工人员无房可住。为了解决这一困难,该公司领导、驻井人员和井队干部积极想办法,多方筹措,安排职工到盖孜库木乡临时住宿。与此同时,调配5间特种间,合理安排老井人员住宿,确保了24名干部职工的正常住宿。为了解决劳作一天职工洗澡困难,公司积极协调拉水车上井,为职工提供充足洗漱水源。 搬迁中,由于甲方车辆紧张,组织困难,加之道路崎岖颠簸,到井车辆无法满足设备拉运需要,公司生产、安全驻井人员积极与甲方沟通协调,尽量争取更多车辆赶到搬迁现场。自6月9日起,共组织拉运104车次,截至6月11日,该队设备全部拉至新井。 与此同时,为了尽快确保该井搬迁上钻,该队干部职工相继克服了气温陡降、沙尘暴、暴雨等恶劣天气,安全高效完成了满深2井的搬迁上钻任务。6月9日,由于低温陡降,一场特大沙尘暴又一次不期而至。老井跃满22-H3井PM2.5数值达到500,属重度污染,空气中弥漫着呛人的黄沙,正在紧张起钻装车的80123队干部职工在井队安全员的提醒下,第一时间佩戴上护目镜和耳塞。此时,整个井场都笼罩在黄沙之中,能见度仅有10多米。戴上口罩和护目镜的搬家人员,一会儿工夫都成了“沙塑人”,脸上、耳朵、鼻子里全是沙子。风沙过后,他们又遭遇了一场暴雨,但现场干部职工早已忘却了这极端的天气,冒着雨水,忙着设备的吊装上车。这一天,他们装了31车货。 与此同时,180公里外的新井—满深2井,由于身处沙漠边缘,正在加紧卸车和安装的该队干部职工,也遭遇了更大的一场沙尘暴。沙尘之中,职工们戴着护目镜,坚守在现场的一线。在沙尘肆虐中,没有丝毫退缩,在确保设备正常卸车和安装调试的基础上,实现了搬迁安装各流程的无缝衔接,只花了11小时便将柴油机、油罐、泵房和驻井房安装就位。 在紧邻跃满区块的中石化西北局顺北区块,6月6日至9日,塔里木分公司多支井队同样遭遇了这场沙尘暴。6月6日,正在紧张施工顺北53-2H井的塔里木分公司80117队,8级狂风携裹着黄沙袭来时,该队干部职工正在紧张进行着三开施工作业,并已顺利钻至6271米。当天,为了确保职工人身安全,同时,考虑到井下工况,井队干部选择了暂不起钻。队上加大了巡检力度,发电工每隔20分钟就要吹净柴油机滤芯中的尘土,泥浆工每15分钟测量一次密度和粘度,认真填写坐岗记录。 而80123队、80117队迎战沙尘暴和暴雨的场景,仅仅是这家公司南疆12支施工井队6月份现场生产攻坚一个缩影。就是在这种恶劣天条件下,胜利塔里木分公司南疆千余名干部职工,在6~8级大风里坚守现场,与狂风、沙尘、暴雨搏斗,确保了各施工井生产的安全顺利进行。 面对临近尾声的“百日攻坚创效”号召,面对遭遇的极端恶劣天气,塔里木分公司紧紧抓住新疆钻井生产的黄金季节,在疫情和低油价双重压力下,积极行动,围绕为二季度冲刺6万米进尺的生产目标,持续加快生产运行节奏,强化安全生产保障,推动现场提速提效,公司广大干部职工积极投身其中,树立“一切围绕口井转,一切为了提速想,一切工作讲安全”的工作理念,立足岗位、抢抓机遇、自我加压、履职担当、大干快上,在天山南北、塔河两岸又一次掀起生产经营攻坚热潮。 6月6日至9日大风降温和沙尘期间,塔里木分公司十多支井队不同程度地受到极端恶劣天气的袭扰,未有一支钻井队正常生产受到影响。面对极端灾害天气,塔里木分公司南北疆21支钻井队加强干部现场值班,专人盯守生产要害环节,职工顶风冒雨坚守岗位、坚持生产,苦中作乐,以班组为单元,在进尺、效益、安全、质量、党建和职工精神风貌等方面设指标、摆擂台、奖先进,营造了浓厚的基层比学赶帮超氛围,这也为该公司顺利完成6月底的攻坚创效目标奠定了基础。 (邱振军 杨彦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