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行业  人物  企业  生活  English 
 
 
  石化要闻  |  国际  |  海外  |  人物  |  观察  |  图片
高层动态  |  国内  |  责任  |  言论  |  专题  |  视频
     
 
   您的位置: 新闻频道 >>> 石化要闻
 

茂名石化一线员工创新思路解决难题

2020-06-23     来源:中国石化新闻网
石化新闻

    中国石化新闻网讯 近日,茂名石化发动干部员工主动负责,用智慧和实干投入百日攻坚创效行动,涌现了一批基层职工小创新、小改造的责任故事。面对工作中的难题,他们主动作为,发挥聪明才智,突破常规思维,用小创新解决了大问题,实现了质量保证、效率提升、效益增长的目标,展示了基层技术人员良好的责任心和过硬的业务技术能力。

    炼油分部东罐区有20个罐的成品油需要加一定量的添加剂进行调和,才能符合出厂质量要求。过去,加剂调和是在油罐进油时,由操作工在现场一边看流量计一边开泵加剂。由于加剂泵不易操控,影响油品调和品质的风险比较大。

    最近,仪控计量部炼油作业区南大班工程师梁勇裕主动提出,通过DCS组态优化攻关,解决生产车间面临的这道难题。梁勇裕利用现有DCS系统,把具体优化任务化解为控制算法,设定不同成品油的加剂比例,当开泵加剂量达到预设比例时,DCS操作站自动报警提醒,使所有操作都在精准数控下进行。 这项零成本攻关,不仅确保了油品质量,而且实现了优化增效。

    质检中心过去一直采用GB/T1884方法手动检测低硫船用燃料油密度,需从油罐上、中、下层各采1000mL样品进行检测,分析过程需3个小时,采样与分析工作量大,人工判断结果难以做到精准无误。

    技术人员刘锦凤尝试用SH/T0604自动检测密度法代替人工分析。但是低硫船用燃料油粘度过大,自动进样器无法进样。

    刘锦凤将一台闲置5年多、自动进样器损坏的自动密度仪改装为手动进样,用于低硫船用燃料油密度分析。

    新分析法提高了分析准确度,解决了低硫船用燃料油因不均匀引起质量事故的隐患,而且,只需要30mL样品,0.5小时就能出结果,大幅降低了劳动强度,也减少了分析废样量和清洗的溶剂用量。

    (张亚培 李文骥 欧少红)


延伸阅读
 
 
<返回频道首页>
 
 
   石化要闻
· 涪陵页岩气田多措并举迎战雨季防汛
· 胜利油田首次开采出无色透明石油
· 江苏油田和华东油气分公司联手攻关苏北盆地
· 西南石油局高质量助力决战脱贫攻坚
· 中国石化润滑油服务印尼水电站
· 中韩石化做实清库消库工作降本
· 福建石油强化网络发展考核
· 中原油田牵手长庆油田助力塞上古城能源发展
   图片新闻
巴陵石化:举一反三强化安全生产 国油惠国人 销量大幅增
淮南石油:做好油品“留样”工作,让顾客用上放心油 捡拾白色垃圾 清洁环境保供电
   高层动态
· 张玉卓到公司驻新疆企业及岳普湖扶贫点调研
· 张玉卓到甘肃东乡中国石化扶贫点调研
· 马永生到驻海南企业调研
· 赵东赴甘肃西藏参加脱贫攻坚现场推进会
   行业·国际
· 5月全球石油日产量下降至8989万桶
· 欧佩克称下半年原油需求将持续承压
· 消费推动WTI原油期货升至每桶40美元以上
· 沙特4月原油日出口量上升至1023.7万桶
· 俄罗斯炼油厂汽油产量降至15年来低点
· 挪威新增36个离岸勘探区块
· 挪威5月石油产量超出预期
· 油价反弹支撑中游板块
   行业·国内
· 中国海上风电产业“驭风”前行
· 航投集团牵手国网英大深耕航空能源市场
· 打折销售遇进口LNG价低点 管道气降价优势难显
· 地炼柴油套利空间有望维持高位
· 中化国际:化工龙头加速“深改”步伐
· 能源保障为经济发展打足“底气”
· 新疆推广清洁能源替代 为发展赋能
· 超疏水材料披“铠甲” 疏水耐磨可兼得
 
 
 
 报社简介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广告服务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996322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3542号   广电节目经营许可证(广媒)字第180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459号
 京ICP备 10210212号-7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18号   本网常年法律顾问 北京维京律师事务所 孙连钟律师 高天玉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