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行业  人物  企业  生活  English 
 
 
  石化要闻  |  国际  |  海外  |  人物  |  观察  |  图片
高层动态  |  国内  |  责任  |  言论  |  专题  |  视频
     
 
   您的位置: 专题 >>> 新闻频道专题 >>> 2020年专题 >>> 决胜小康 奋斗“油”我 >>> 故事
 

他们像山里的兰花草,把根深深扎进石缝

2020-07-15 来源: 中国石化报
石化新闻
 

4年来,湖北恩施石油向13个扶贫点派出47名扶贫干部,通过产业扶贫等方式,帮助2000余名村民顺利脱贫

张 琪

近日,湖北恩施石油扶贫干部张静来到巴东县鄢家墩村文大友老人家,为他右手骨折的老伴儿送上药酒、接骨膏、止痛药,再三叮嘱要按时换药。“你真是我们的贴心人,比咱几个孩子还贴心。”老人抹着眼角的泪水,不停说着感谢的话。

2016年,湖北恩施石油第一支驻村扶贫工作队进驻武陵绵绵深山。4年来,该公司向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8个县市13个扶贫点,派出9个驻村工作队47名扶贫干部。他们像山里的兰花草,把根深深扎进石缝,千方百计帮助百姓理思路、谋发展、办实事。截至目前,累计帮扶建档立卡贫困村民2198人,已有2182人脱贫。

鄢家墩村垂直海拔落差大,气候条件恶劣,交通条件落后,全村8个村民小组230户818人,建档立卡的贫困对象就有125户432人,是远近闻名的深度贫困村,向来“吃饭靠救济,穿衣靠照顾”。

“救济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必须走出产业扶贫的新路子!”2016年,恩施石油扶贫工作队找到该村返乡能人田沛军,抱团125户贫困户,注册成立巴东县红新药材专业合作社,集约化种植天麻、独活等中药材。他们依托合作社,投入30万元建成贝母种子基地38亩,跟踪技术指导和回收。合作社实行一条龙服务,打通中药材销路,解决了贫困户启动成本、技术及销售难题。同时,建成中药材烘烤房225平方米、晒场100平方米,聘请留守妇女从事中药材加工,让她们在家门口就能挣钱。

2019年,该村8组种植的300多亩中药材喜获丰收,收入300多万元,三分之二的村民收入突破10万元。“收入增了,盖上新房,生活越来越好!”中药材独活种植大户雷付明喜上眉梢。一组一品的产业发展新格局,使该组成为远近闻名的“药材百万组”。该村125户贫困户全部实现脱贫。

周文平是恩施石油选派到咸丰县小村乡喂龙村的第一书记。驻村后,他走村串户,了解到喂龙村9组村民石长山是村里有名的贫困户,家徒四壁,无所事事,经常是“吃了上顿没下顿”。“扶贫必扶志”。找准病因后,周文平为石长山争取到低保名额,帮他申请了河长和护林员工作,破除了他的等靠要思想。疫情期间,石长山主动报名为全村10个组防疫消毒,成为抗疫一线志愿者。闲人变成勤快人,石长山精神面貌焕然一新,屋里屋外收拾得干净整洁。

过去,喂龙村综合评比每年都是倒数。周文平驻村两年来,发挥传帮带作用,开展支部建设。2019年,该村综合评比全乡第一,从一个年年摆尾的后进党支部,一跃成为先进党支部,周文平也被咸丰县委授予“红旗扶贫第一书记”称号。说起周文平,村民都竖起大拇指,夸他是大家的主心骨。

“我们要化身一盏灯,去照亮更多的人。”恩施石油扶贫干部始终把村民冷暖放心中,积极开展结对帮扶。疫情期间,广大年轻党员干部主动下沉社区,协助社区抗击疫情,在精准扶贫路上诠释了责任与担当。

相关链接
 
 
<返回频道首页>
 
 
 报社简介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广告服务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996322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3542号   广电节目经营许可证(广媒)字第180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459号
 京ICP备 10210212号-7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18号   本网常年法律顾问 北京维京律师事务所 孙连钟律师 高天玉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