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行业  人物  企业  生活  English 
 
 
  石化要闻  |  国际  |  海外  |  人物  |  观察  |  图片
高层动态  |  国内  |  责任  |  言论  |  专题  |  视频
     
 
   您的位置: 新闻频道 >>> 石化要闻
 

天津石化芳烃联合装置全面应用中国石化自主知识产权催化剂

2020-08-07     来源:中国石化新闻网
石化新闻

中国石化新闻网讯 截至7月21日,天津石化芳烃联合装置吸附单元吸附换剂后开车已平稳运行两周,化验数据显示,所生产的对二甲苯产品纯度始终保持在99.7%以上,标志着耗时65天的换剂工作圆满成功。这次吸附单元换剂采用中国石化自主研发的RAX-3000PX吸附剂。至此,天津石化芳烃联合装置全部应用中国石化自主知识产权催化剂。

2000年9月建成投产天津石化芳烃联合装置是当时国内为数不多的产能之一,由预加氢、连续重整、芳烃抽提、二甲苯分馏、歧化、吸附分离、二甲苯异构化7套装置和相应的公用工程组成。联合装置以直馏和加氢裂化石脑油为原料,生产对二甲苯供下游PTA装置作原料。当时采用国际上最先进的芳烃生产技术,其中预加氢装置采用国内技术,其它装置均采用UOP专利技术。

“在近20年的发展历程中,天津石化积极响应‘开展芳烃核心技术攻关,引领芳烃产业发展’战略部署,亲历了中国石化芳烃成套技术从无到有的进程。”天津石化化工部经理时宝琦说。

自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天津石化先后首次工业应用由石科院、上海院等单位研发的HAT-099 、HAT-300歧化催化剂、SD-01择形歧化催化剂、BAT-01苯碳九歧化催化剂、DOT-100\DOT-200脱烯烃分子筛、RIC-270异构化催化剂,为中国石化芳烃成套技术不断进步奠定了基础,天津石化也成为国内首家使用这些芳烃成套技术的企业。其中,7套装置中的6套均实现芳烃技术国产化,只有吸附分离单元仍采用UOP专利技术。

2011年,中国石化攻克芳烃成套技术最后的技术壁垒——吸附分离技术,至此彻底改变了我国芳烃核心技术必须依赖国外引进的历史。

考虑到UOP的ADS-27吸附剂一次性投入大、装填数量多,为降低投入成本,天津石化并没有在2016年检修周期实现国产化替代,而是通过优化操作延长吸附剂超2倍使用寿命,此举打破了世界纪录。

“我们不仅要将过去进口的吸附剂‘吃干榨净’,更要在今后的生产中,通过精耕细作让中国石化自主知识产权催化剂潜能发挥到极致,实现效益最大化。”天津石化化工部大芳烃车间党支部书记韩广洲说。

(柴润金 安宝花 于涛)


延伸阅读
 
 
<返回频道首页>
 
 
   石化要闻
· 西南石油局为打造廉洁石化靓丽名片贡献力量
· 茂名石化用“智慧眼”挖出降本“金矿”
· 湖北化肥发布“三标”建设工作手册
· 燕山石化与石科院联手打造“党建红色联盟”
· 销售华南4项工程通过竣工验收
· 镇海炼化一种生产方法获国家发明专利
· 安庆石化深夜营救长江失控货船
· 首台陆地电动固井车亮相西南市场
   图片新闻
华东石油局油服中心持续攻坚创效,全力保障原油上产 最美员工-一线抗疫志愿者
南通石油深入推行“向夜间要量”经营方针 抗台救灾保供,党员一直在路上
   高层动态
· 张玉卓拜会四川省委书记彭清华
· 张玉卓到公司驻川企业调研
· 马永生到驻海南企业调研
· 赵东赴青海西藏调研脱贫攻坚
   行业·国际
· 能源巨头争夺“绿色氢”的市场份额
· IMF:今年全球石油需求或将减少8%
· 原油价格大幅上涨
· 美国7月IPEX指数上涨
· 美国5月份原油日产量下降了创纪录的2百万桶
· 印度7月燃料需求下降
· 诺瓦泰克开始在北鲁斯基气田群生产凝析油
· 索马里成立石油监管机构开启首轮许可证出售招标
   行业·国内
· 国内油价调整大概率迎年内第四次搁浅
· 低油价下,“增储上产”难题如何破解?
· 央地国企竞争性领域专业化整合提速
· 西藏拉萨首座LNG加气站建成投用
· 《全国油气资源勘查开采通报》发布
· 现代煤化工逆势谋突围
· 天津南港工业区开展海关监管作业场所专题培训
· 民企“浙石化获全国首个成品油非国营出口资质
 
 
 
 报社简介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广告服务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996322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3542号   广电节目经营许可证(广媒)字第180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459号
 京ICP备 10210212号-7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18号   本网常年法律顾问 北京维京律师事务所 孙连钟律师 高天玉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