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高危行业的石油化工,一旦发生安全生产事故,如果没有在“第一时间、第一现场”被及时处置,在短时间内事故就会迅速升级,一旦处置救援难度加大,并引发次生事故,其后果和社会影响不堪设想。一般事故发生前或事故初期都有征兆或事故表象,而基层员工大部分时间都工作在现场或岗位,所以基层员工具备时时监控风险,最早发现危害的时间和条件。基层员工是企业安全生产的第一道防线,是现场应急处置的第一梯队,是初期应急处置的直接主体。企业要提升初期应急处置能力,不能不把重点放到基层。
提升基层员工初期应急处置能力,要编制好针对基层特点的应急处置预案。预案实用性要强,要做到好用,有使用价值,符合现场事故发生发展的实际。要具体,不能抽象,更不能模棱两可,可操作性要强,这样才能发挥基层“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早控制”的作用,将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有了预案,还要加强基层员工执行预案和提高应急处置能力的培训,尤其是要加强关键装置、要害岗位、特种作业人员的安全操作、应急反应、自救互救以及避险能力的培训。要认真搞好应急处置演练,演练如何在事故状态下快速停车、如何紧急泄压及切断事故物料系统、如何及时正确报警和抢救伤员等,同时还应加强日常救援技能等的训练,熟练使用常用救援处置工具和防护用具等。只要是处置救援中可能用到的应急装 备、工具或器材,平时都要演练到,只有平时的不断演练, 才能提高岗位员工在事故状态下的沉稳处置程度。
作为基层员工,要牢记肩上职责,刻苦钻研技术,苦练基本功,不断提升自己的生产操作技能和应急处置能力。面对突发事件,既要有“临危不乱,沉着应对”的稳定心态,又要有“正确处置,化险为夷”的技术素养。要保持冷静,不能手忙脚乱,更不能现场失控,应当在最短的时间里分析判断当前状况,正确处置存在问题。要将提升应急处置能力作为工作抓手,当好企业的安全哨兵。(姚耀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