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0-09-28 | 来源: 中国石化报 |
![]() |
![]() |
石化新闻![]() |
“水稻已经结穗,马上迎来丰收!”9月15日,五姓口村贫困户刘新五正在自家的水稻田里忙碌着。今年他种植的100亩水稻已泛起初黄,穗粒饱满,长势喜人。 地处武汉市西南方的蔡甸区侏儒山街五姓口村,原是省级贫困村,经济基础薄弱、基础设施落后。全村217户1060人中,建档立卡贫困户36户116人,贫困发生率11%。 2016年以来,中韩石化与该村结对帮扶,立足特色农业,进行精准帮扶。2017年五姓口村顺利脱贫,2019年村集体经济收入12.3万元,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近2万元。 水稻种植是五姓口村的特色产业,一直以来,该村排灌沟渠设施不完善,老化现象严重,无法满足水稻灌溉需求。“大家过去经常要抢水。”50多岁的刘新五回忆道。 变化发生在这几年。 中韩石化帮助村里改善农田水利灌溉设施,硬化村塆河道和塘堰护坡、安装沟渠涵管。同时,兴建850米满足排灌要求的U型槽,让水源顺畅地流到农田。 稻田间的道路曾是一条晴天满是尘土、雨天都是泥浆的土路。运输水稻时,车在烂泥中直打滑。中韩石化投资修缮硬化了这条近1000米的土路,方便村民劳作出行,切实解决了大家的生产难题。 “水源充足了,道路通畅了,稻田成为村民的致富田。”该村党支部书记刘爱国言语中难掩喜悦之情。 2019年,全村种植水稻面积1200亩,村民收入明显提高。“我们的日子越过越红火。”刘新五去年承包了75亩水稻田,销售总金额近8万元。当年的贫困户,如今成为村里的种粮大户。 过去,村民加工稻谷要到几十公里外,十分不便。能不能形成水稻统一种植、生产、收购、就近加工的模式,让村民在家门口就能增收致富?去年,中韩石化和五姓口村共同商定建设精米加工厂项目。项目建成后,不仅可解决村民稻谷加工难题,还能让贫困户在家门口就业,提高村集体经济收入。 今年7月,在村委和中韩石化驻村扶贫干部的共同努力下,五姓口村精米加工厂顺利开工投产。看着粗糙的稻谷,伴随着机器轰鸣声,变成白皙有光泽的精米,五姓口村村民脸上挂满了笑容。村民说:“在家门口就能加工稻谷,要不是扶贫单位的支持,我们真是想都不敢想!”(伍丽华) |